青年是城市的未来,是城市的活力所在。今年以来,威海市高新区聚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示范区”奋斗目标,以深化提升校企地合作内涵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持续提升对青年人才吸引力、承载力,助力城市发展“年轻态”、青年人才“更出彩”。
深化提升校地联建机制
多层面实施校地共建工程。依托5所驻区高校、6万多在校大学生的资源禀赋,与驻区高校签订《关于联合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示范区合作协议》,精准实施“产业聚才、就业助力、青年安居、人才交流”4个专项工程,每项工程落实一个管委牵头部门和一个高校联动单位,扎实推动平台共建、活动共办、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为青年人才营造广阔发展空间。
多角度建立发展共商机制。召开校企地青年人才发展恳谈会,从发展的视角审视青年需要,征集助力青年成长“金点子”16条,其中“青年科技宣讲团”“青年工程师论坛”“火炬八街网红打卡地”等多项建议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为吸引青年人才增添多维视角。
全方位打通人才交流渠道。与驻区高校联合出台《校地人才双向交流管理办法》,每年遴选10名科研能力强、有合作基础的青年教师到重点企业挂任“科技副总”,选聘10名创业阅历丰富、社会责任感强的青年企业家到高校挂任“产业教授”,促进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融合举办青年主题活动
深入开展“校企双走进”活动。组织100多名驻区高校师生代表走进全球激光打印机基地和威高集团等重点企业,实地感受高新区经济发展成就和创新创业氛围,增强青年学子对区域发展的认同感。动员区内知名企业家深入高校推介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人才技术需求,加强交流互动,迪尚集团等企业多次为驻区高校捐赠防疫物资,有力夯实了校企合作基础。
深入实施“人才集聚突破”行动。坚持立足区内市内、放眼市外省外,广泛发动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14所名校威海籍学子走进威高集团、光威复材等头部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就业事宜,促成12名优秀毕业生现场达成就业意向。坚持疫情防控与就业招聘“两不误”,举办“青鸟来栖·才聚高区”线上招聘会,提供600多个优质岗位,吸引2000多名在校生参加。一季度高新区新增青年人才804人,有力保障了产业发展需求。
精准实施“青苗成长”行动。组织科技、税务、金融部门业务骨干及第三方机构专家,走进哈工大创新创业园等创新平台、孵化机构,围绕项目申报、企业融资、税收减免等方面开展专业解读与精准辅导,为高校创业人才量身定制成长方案和全链条服务,全面支持青年人才稳定发展。
全力打造青年特色载体
高标准建设一批青年人才综合体。依托高新控股集团采取PPP等市场化模式,集中建设了四大片区48万平米的人才公寓,已投入使用4015套、入住青年人才8000多名。配建美食城、运动场、洗衣房、天猫超市、K15全龄化学校等青年专属服务设施,以高品质生活服务增进青年人才的城市归属感。
培育一批青年发展友好型企业。发挥晶合数字矿山、精讯畅通等高成长性创业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定期展播企业创新发展短片、支持企业牵头举办“青春建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融爱高新”志愿服务等形式,引导区内企业积极履行培养成就青年人才的社会责任,凝聚服务青年人才成长的社会力量。
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平台。以哈工大创新创业园、山大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主体,延伸设立机器人与先进装备技术研究院、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工程中心等25家创新机构,培育出天帆科技、盛泰智能等一批青年人才集聚度高的科技型企业,吸引上百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留区发展,打造孵化高校人才创新创业的“种子基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