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农从早到晚顶着大太阳,在田里辛苦劳作,一年忙到头可能收获并不理想……”4月29日,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结束后,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田立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正是被这样的场景触动,让他和棉花结缘近30年,用科技创造了新疆棉花生产奇迹。
当日,田立文被授予2021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对我而言意味着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田立文说,这份荣誉是棉花科技工作者和广大棉农集体智慧的结晶。
田立文心中时刻装着棉农,最多的时候,一年中超过250天都在田间地头,和棉农吃住在一起。“和棉农在一起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生产中存在什么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田立文说,为了让棉农植棉更轻松,他始终将提高科学植棉水平作为奋斗目标,努力改变繁琐、强度大、效率低的棉田管理方式。
近年来,田立文研发的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甚至国际空白,有力推动了新疆棉花种植技术实现世界一流水平。
田立文研发的种植行覆土延后技术填补了农艺防雨灾技术空白,是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种植技术的重大突破。今年,该技术预计推广应用面积超1000万亩。
不仅如此,田立文研究发现,有裂缝种子不能有效剔除是国内外主要植棉区普遍规定合格棉花种子发芽率下限值仅为80%的主要原因。于是他带领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了高效剔除有裂缝种子精选机械,配合种子良繁区域优化与加工新工艺,确保棉花精量播种棉田所用种子发芽率稳定在88%至96%之间。目前,该项技术已成为棉花种子企业必选技术,彻底解决了精量播种棉田保苗率低的世界难题。
此外,田立文还带领研究团队培育棉花新品种7个,发明纺精梳300支棉纱有机长绒棉原料生产方法,填补了300支有机棉纱原料生产技术空白,同时突破了国内纺织企业生产高端棉纺织品必须进口国外原料的瓶颈。
自1992年从事棉花研究以来,田立文获授权专利20余件,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5件、国际专利3件,各类棉花新技术推广面积达2亿亩,累计新增利润53.8亿元。
聊起棉花研究成果,田立文显然很兴奋,一边讲着一边用手比划。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会场里早已空荡荡,但他依然乐此不疲讲述着一项又一项棉花新技术,像极了母亲向别人“炫耀”自家孩子有多优秀。
记者注意到,特等奖候选人推荐理由写道:“田立文及其研究团队研发的棉花轻简高效种植技术大幅度减少植棉劳动强度,有力助推新疆棉花优质高效生产,同时也是对美国等西方一些国家散布新疆棉花生产存在‘强迫劳动’谬论的最有力回击。”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