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施行20周年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施行21周年。“一法一条例”实施以来,全区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全力推进科普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加大科普投入,完善科普设施,创新科学传播方式,加大科普资源供给,推动科普产业发展,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推动全区科普事业快速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科普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十三五”末,全区科普经费年度筹集额达到1.45亿元,其中政府拨款1.32亿元,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2.6倍和2.8倍,人均科普专项经费达到5.6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4.2元的1.35倍。科普人才和科技志愿者队伍得到大力发展,全区专职科普人员2122人,兼职科普人员10758人,科技志愿者注册人数2.2万人,其中专职科普人员比“十二五”末增长了57.4%,农村专职科普人员增长了近1倍,全区每万人口拥有科普人员数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8倍。
科普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科普场馆建设和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全区科普场馆达到21个,比“十二五”末增长58%,每万人口拥有科普场馆数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6倍;“十三五”期间累计接待参观287万人次,比“十二五”末增长近3倍。全区实体科技馆实现地级市全覆盖,36%的县(市、区)拥有科技馆,并享受中央免费开放经费补助。培育建设兴庆区、贺兰县、平罗县、盐池县、西吉县等5个全国科普示范县。培育认定宁夏科技馆、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宁夏地质博物馆、银川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等国家和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100个,“十三五”期间接待参观394万余人次。非场馆类科普基地发展到190个,服务公众142万余人次。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建成乡村、社区科普(科技)活动阵地2500多个,农民田间学校100余所,城市社区和农村科普活动站(室)覆盖率分别达到85%和80%。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基金建成农村中学科技馆89所,我区成为全国唯一实现贫困地区农村中学科技馆全覆盖的省份。创建科普示范学校75所、智慧科普校园6个。全区现有流动科技馆11套,配置科普大篷车23辆,举办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22万场次,受益公众达300余万人次。
科学传播能力持续增强。建设了“科普中国·宁夏全媒体传播云平台”、科普微矩阵等科学传播载体。“科普中国”APP注册人数达16.1万人,分享文章4494万篇,传播活跃度位居全国第六。据统计,全区各类科普网站年访问量625万次,科普类微博、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分别达到535万次、1573万次。专业从事科技教育的社会机构近百家,科普出版、科普微视、科技教育、科普旅游等市场主体初步形成,基层科普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特色科普活动蓬勃发展。依托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知识产权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日、禁毒日等活动载体,采取科学知识宣传、创新成果展示、公众互动体验、科普作品创作、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等形式,实施了一系列科普项目。特别是每年按照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统一安排,围绕不同主题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普讲解大赛、科学实验展演、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品牌科普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动科普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在全区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升。截至“十三五”末,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7.72%,居全国第23位、西北地区第2位,超额完成“十三五”末达到6.3%的预期目标,较“十二五”末提高了3.71个百分点。特别是青少年、农民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持续提升,有效助推了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