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河北实施“四个一批”项目 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22-04-24 长城网
37
核心提示:  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人员在记录实验数据。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信贺宁 摄4月22日,河北省科学技术

  1

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人员在记录实验数据。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信贺宁 摄

4月22日,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印发《关于联动实施“四个一批”项目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四个一批”即:以推动省级12个主导产业和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统筹推进“谋划一批、研发一批、转化一批、落地一批”项目实施。根据实施方案,河北将构建省市县联动工作机制,协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全省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明确了五方面主要目标——

创新指向更加精准。根据全省及各市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重点方向,共同确定全省协同推动的重点产业,省市县三级同向精准发力,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推动各产业强链、延链、补链。

科技供给能力大幅提高。深入发掘重点产业重大需求,全省科技系统着力增加项目、技术、人才、成果有效供给,到2025年,评估评价并推送优质科技项目与成果100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到2000亿元,科技特派员数量达到1万人,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科技专干、全省乡镇(街道)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服务全覆盖,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不竭科技动力。

2

  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创新型企业加快成长。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初创企业、高水平科技企业,到2025年底,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200家,科技领军企业达到1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0家。

项目建设成效更加明显。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区域科技和产业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25年底,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建成10家以上中试熟化基地,实施应用场景示范项目30项以上,累计转化重大科技成果300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5%,高新区2022年建设项目预计投资达到900亿元以上,2025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高新区超8家。

全省重点科技工作联动机制基本健全。创新要素、创新管理、创新服务等整体成效显著提高,形成支撑和服务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实施方案提出,河北将系统谋划一批产业重大技术需求项目,聚焦区域重点产业,在12个省级主导产业和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先行确定12个重点产业领域和18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立省市县联动抓项目工作机制,协同推进产业技术创新。

精准推进一批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创新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推动重大研发任务更多由产业界出题,强化科技项目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综合运用揭榜挂帅、赛马制、首席专家负责制、长期稳定支持等项目组织方式,集聚优势科技力量,集中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锻造一批“杀手锏”技术。省市县科技部门建立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重大技术攻关协同机制,支持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开展技术创新成熟度评价,搭建科研与产业紧密连接的“桥梁”。

3

  先进的研发和实验设备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撑。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代姣 摄

加快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设科技成果库和中试熟化基地,打造应用场景示范,实施成果转化专项。围绕全省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支持市县科技部门聚焦钢铁、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智能、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健康等产业领域需求,推动中央驻冀院所、中科院以及京津高科技成果和全省优势企业自有重大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落地见效一批科技招商投资项目,加快高新区项目建设,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加快高质量创新成果推送落地,扶持壮大一批引导基金投资项目,开展重大科技成果评估评价,构建“评投联动”机制,发现并推送支持一批高成长性科技投资项目。

此外,河北省还将配套建设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孵化培育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赋能区域产业创新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