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紧急动员,多措并举,市科委全力支持科技企业抗疫

   2022-04-27 上海科技
55
核心提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不可或缺的科技力量之一,上海科技企业自踏上抗疫战场的那一刻起,就肩负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不可或缺的科技力量之一,上海科技企业自踏上抗疫战场的那一刻起,就肩负着重要使命。为全力做好科技支撑疫情防控工作,支持本市科技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上海市科委紧急出台《全力支持科技企业抗击疫情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综合实施、研发支持、创业服务、科技金融、创新券和落实减税减租等多方面给予有力保障。

  紧急动员,打好防控阻击战

大规模核酸检测与抗原检测,是揪出隐秘病毒的两大武器。市科委支持一批科技企业围绕这两个领域开展相关产品研发与生产。很快,战果接踵而至:

1、4月1日,芯超生物抗原检测试剂获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上海首个获证的新冠抗原检测产品。

2-1.png

2、4月2日,之江生物开发的具有单日单管4500人份检测能力的全自动检测设备“青耕一号”获批上市,实现了“样本进,结果出”全自动检测功能。

2-2.jpg

3、4月13日,伯杰医疗自主研发的抗原检测试剂获得国家药监局审批,正式上市。该试剂特异性高达99.74%,而灵敏度也为93.55%。

2-3.jpg

4、同一天,复星诊断自主研发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2-4.png

  事实上,自2020年疫情以来市科委就已经启动了科技抗疫攻关。在2022年的疫情中不少曾经参与项目的上海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等,有备而来,纷纷亮出绝活,奔赴战场。

1、上海钛米消杀机器人连夜奔赴世博5000人的方舱医院,部署大规模消毒机器人院感防控系统。

2-5.jpg

2、达观数据推出了NLP+OCR+RPA办公机器人,进行疫情防控辅助工作,将人工从繁复的流动信息填报中解放出来。

3、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在临港、静安体育场等方舱医院满足无人化配送场景需求,并通过机器人数字化数据搜集方式,赋能上海抗疫一线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2-6.jpg

4、擎朗智能M2消毒机器人在医院大厅、检验科、CT室、手术室、门诊等前线战场,坚守岗位履行职责。

2-7.png

此外,市科委还动员了全市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相关科学仪器设施等资源平台,积极为抗疫提供技术保障。

上海计量测试研究院从3月至今为市疾控、崇明区疾控、虹口区疾控等单位及3个移动PCR方舱实验室的近300余台设备提供了精准可靠的计量测试服务。

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于4月1日在官网上线更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学信息”专栏。

2-8.jpg

中国信通院上海工创中心上线新冠抗原检测数字化服务平台“疫测达”,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帮助广大市民顺利完成自测,企业和社区高效便捷统计检测结果,实现抗原检测数据有效汇总分析,提高疫情管控精准性和高效性。

华师大公共创新服务平台高性能计算中心在疫情期间不停顿,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多措并举,做好企业“娘家人”

为抗疫企业提供支持、为受疫情影响企业纾困,市科委多措并举,做好企业“娘家人”。

在2022年《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编制通知中增加相关抗疫产品内容。对申请市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抗疫一线产品,优先予以认定。2022年,第1批拟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名单涉及项目175项。

在2022年“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设置疫情防控专题赛,强化抗疫技术研发。为克服疫情影响,全力支持科技企业创新研发,2022年“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将小微企业组报名截止时间延长至2022年5月31日。将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使用科技创新券额度上限提高至50万元,疫情期间创新券所有业务正常受理,在“上海科技创新券平台”即可申领。

发布《关于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助企纾困的通知》,电话回访贷款企业338家,持续摸排4、5月到期续贷企业共计53家,帮助解决企业临时性周转困难。出台保费补贴申请补充通知,帮助无还本续贷、展期企业合理申请补贴降低成本。截至4月12日,科技履约贷推荐21家企业,金额7000万元;已累计完成贷款展期手续及无还本续贷备案推荐,共计1400万元。

推出外国人才服务“视频核验+远程受理”临时应急便利措施,在窗口暂停对外服务的情况下,满足用人单位和外籍人士的紧急办证需求,确保全市外专窗口关而不停、服务不停摆。开通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R字签证)绿色通道,确保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服务保障。

在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有关证明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减免营业执照、专利证书等申请材料。构建“云服务”模式进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

推迟科技小巨人项目验收,火炬统计等有关数据统计报送时间。通过在线咨询、线上直播等方式,开展政策宣传、能力培训、导师辅导、需求对接,为疫情期间停工停产或居家办公的科技企业送暖服务。

科技114创新服务,居家远程接线,一线、二线协同服务。4月份以来(至12日),接听来电共计2211个,电话接听率97.15%,电话满意度99.88%。此外,受理12345线下流转工单19单,均按时限处理回复,确保市民咨询有问必答。

本轮疫情以来,“上海科技”微信公众号已举办各类惠企政策线上直播培训18场,观看人数近2.4万人次。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