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挝首都万象出发,行驶大约30分钟就来到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园区旁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开发区内一栋栋现代化厂房与老挝的传统农业相得益彰,园区内道路干净平整、路灯高挑美观,园区一直在积极推动低碳示范区建设,园区内的太阳能路灯、新能源客车,以及环境监测设备等都是低碳环保设计。
4月29日,中老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万象赛色塔低碳示范区揭牌暨新能源车项目交付仪式以视频方式举行,标志着示范区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为中老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揭开新篇章。
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致辞表示,依托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开展低碳示范区建设,是落实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两国环境部门的务实和担当。中方愿与老方继续携手,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合作,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切实造福两国人民,为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是中外合作的10个低碳示范区之一,是中老两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项目的重要载体。开发区内热带植物郁郁葱葱,干净平整的道路两旁,亮丽的路灯格外引人注目。不久前,中国捐赠的40套光伏智慧路灯刚刚在园区完成安装调试。根据规划,开发区内将总计安装3000套太阳能路灯。绿色能源点亮工程项目在老挝的成功落地实施,是中老两国共同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成果。
根据中老两国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合作把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打造成低碳示范区,包括以低碳交通带动低碳生活方式的转变,以低碳照明提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
4月29日,中方正式向老方交付包括12辆新能源客车、8辆新能源卡车、8辆新能源环境执法车在内的援助低碳示范区第二批物资。此前,中方援助首批物资已于2021年8月运抵万象,首批新能源车辆投入使用后,每年可使当地减少约1243吨碳排放,相当于植树超10万棵。2022年2至3月,园区23名工作人员参加了新能源汽车培训。“我们已经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日常使用、维护及故障排除等技术,希望为帮助示范区实现低碳交通贡献自己的力量。”老挝员工项坎说。4月,新能源客车开始在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与万象市之间试运行。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本坎表示,相信不久的将来,将可以把电动大巴车使用到万象市一些公交线路上,促进万象市绿色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园区内企业对建筑材料、产品加工原材料物资、机械设备、生产成品及物流行业的通行有较大需求,平均每日货物通行量1000至1500吨。未来,将引入绿色清洁能源卡车,推行绿色环保发展模式,带动入园企业共同打造老挝绿色经济园区。
“中国-老挝赛色塔低碳示范区合作项目将打造有效示范区和环保项目,老挝是正在发展的国家,使用太阳能、使用新能源车辆、使用环保的车辆、减少空气的污染,将是老挝的新技术,老挝人民将从中受益。下一步,将在老挝国内推广赛色塔低碳示范区的示范带头作用,使其他单位接近甚至达到示范区的标准,”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计划与财务司副司长苏纳德说。
中老双方密切合作,正努力把赛色塔开发区打造成低碳示范区。根据2020年中老两国政府部门签署的关于合作建设万象赛色塔低碳示范区的谅解备忘录,赛色塔低碳示范区的建设以低碳发展规划为指导,以低碳交通带动低碳生活方式的转变,以低碳照明提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低碳能力建设、技术交流和宣传活动增强老挝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低碳发展意识,将从“软、硬”两方面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赛色塔低碳示范区项目是两国履行相关国际公约缔约国义务的组成部分,是应对气候变化双边合作的典范。我们希望在赛色塔积累低碳发展的宝贵经验,为其他地区发展树立可供参照的标杆。”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本坎表示,老挝政府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以推动经济社会朝着节能、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赛色塔低碳示范区可以为老挝争取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发挥重要作用。”
“开发区引进了多家知名企业,帮助老挝填补了光学仪器、通信器材、石油炼化等多个制造业领域的空白。”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主任呵洛介绍,开发区如今已吸引来自中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8家企业入驻,投资总额超过13亿美元。
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投资方老中联合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军表示,到2025年园区企业总数将达到200家,就业人数将在2万人以上。目前,开发区正全面推进项目二、三期基础设施和万象新城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景观绿化、园林湖体等工程项目,努力打造一座绿色、生态、宁静、现代的万象新城。赛色塔低碳示范区项目将助力万象新城成为老挝乃至东南亚国家中低碳环保城市的典范。
“赛色塔低碳示范区是一个很好的项目,为老挝的绿色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带给老挝人民实实在在的福祉。希望两国政府继续加强在低碳方面合作,进一步扩大低碳项目在老挝社会的影响力,让更多老挝老百姓受益,”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表示,老挝政府希望未来双方继续深化战略对接、拓展务实合作,共同推进低碳示范区建设,使之成中老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典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