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共富画卷于杭州湾南岸徐徐展开。在新发展格局下,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围绕项目招引、对外开放、创新驱动、营商环境等方面不断发力,积极锻造“集群智造、创新驱动”两张高质量发展金名片,在共富路上跑出了经开“加速度”。
01项目引领
注入产业集聚新动能
总投资58.94亿元的新和成尼龙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0.28亿元的甫康健康靶向肿瘤药物研发与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晶盛联合创新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闰土股份绿色制造集成项目……今年一季度,重量级项目纷至沓来,折射出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的累累硕果。
如果把产业集群比作一场接力赛,那么项目招引就是起跑的关键“第一棒”。早在几年前,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就率先布局新材料和现代医药为主导的两大产业体系,紧盯产业链关键和紧缺环节,招引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和辐射带动作用的“领头雁”和“独角兽”项目,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高端环节的创新型企业落户,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一批引领示范的优秀企业也应运而生,如以浙江龙盛、闰土股份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优势企业,利用自身产业基础优势,加大研发、储备项目,加快向新材料产业延伸布局;以新和成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先行企业,突破PPS特种工程塑料生产瓶颈,不仅与浙江闰土合作生产关键中间体,还与荷兰帝斯曼合作材料改性,与日本东阳纺合作拉丝加工,成功实现同区域全产业链布局;以晶盛机电、皇马科技、中欣氟材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隐形冠军,在高分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等领域打破垄断、解决“卡脖子”问题,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头羊。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杭州湾上虞经开区126家新材料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21.1亿元,同比增长19.2%,尤其氟化工产业涨势明显,中化蓝天、中欣氟材等氟化工企业一季度产值、销售、利润、税收分别增长193.9%、119.7%、547.6%和225.2%。高速增长支撑起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发展优质产业集群的信心和底气。
同样风生水起的还有现代医药产业。得益于上游原料的稳定供应,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在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市场具备绝对优势,集聚医药企业近40余家,其中,上市挂牌企业10家,百强企业8家,拥有一百余个药品批准证号,与强生、罗氏等国际知名药企开展广泛合作。随着柏明胜医疗、雅本药业、康龙化成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将进一步加速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医药产业链纵深布局,做大产业共富“蛋糕”。
02提升能级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伴随着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强势崛起,一大批一流创新资源加速向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汇聚,以此为契机,科技创新策源地开启谋篇布局。
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便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合作模式,倾力打造的集“项目孵化+产品研发+交流展示+检测检验+专业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综合体,已有包括新和成新材料研究院、美诺华药物研究院等20个入驻项目和企业。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二期项目也将于下季度完工投用,为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大的空间载体。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新材料创新基地正式投用。该中试基地依托中科院在新材料领域领先的科研实力和创新优势,联动行业优质上市企业、专业产业基金等资本力量,联合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产业资源,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化”三位一体的创新孵化机制。
这类的引智创新高地,在杭州湾上虞经开区还有很多: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浙建院上虞校区成为当地产教融合的重要着力点;现代医药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中园”初显成效,激发着区域创新动力;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长三角中心(杭州湾科创城)、天津大学绍兴研究院等研究院平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加码”。
今年年初,上虞先进高分子新材料产业群成功上榜第一批省级“新星”产业群培育名单。这对于杭州湾上虞经开区而言意义重大,不仅在政策上享有更多倾斜和优惠,有助于人才引进,让产业集群降低成本,还能持续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加大产业聚合力。
产业集群发展让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华丽转型。“聚焦产业集群,我们还将以排头兵优等生的姿态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上继续发力。”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通过一系列强链、补链、延链等举措,推动形成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全面掀起“二次创业”热潮,奋力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排头兵。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