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我国海洋科学国际竞争力实现新跨越

   2022-06-10 光明日报
39
核心提示:6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执行秘书佛拉基米尔·拉贝宁正式发函,祝贺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

6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执行秘书佛拉基米尔·拉贝宁正式发函,祝贺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一所”)牵头的“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OSF”)正式获批。

这一计划由全球25个国家的34家海洋与气候科研机构和3个国际组织共同发起,是我国物理海洋学领域首个在联合国框架下发起的大科学计划,标志着我国在海洋与气候预报预测这一国际高度关注的领域,已从长期的科技积累与发展阶段跨入了国际科学引领阶段。

更为重要的是,截至目前,我国已获批了4项联合国“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海洋一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聚焦全球海洋科学核心问题的大科学计划由我国科学家发起并成功立项,标志着我国海洋科学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已实现了新的跨越。

  将携手大幅提升海洋与气候预报能力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亟待人类共同携手保护。而“海洋十年”正是近年来联合国发起的最重要的涉海倡议。

2017年年底,第7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2021—2030年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以下简称“海洋十年”)。2021年1月,“海洋十年”实施计划正式启动,以“推动形成变革性的海洋科学解决方案、促进可持续发展、将人类和海洋联结起来”为使命,旨在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科学解决方案,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海洋科学的一场革命,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而大科学计划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厄尔尼诺、拉尼娜等异常气候现象在海洋上频发,对全球气候造成重要影响,而台风、风暴潮、海啸、海冰等灾害也时有发生,对海洋与气候预测预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本次获批的OSF,瞄准“海洋十年”中提出的这一挑战,旨在跨越从目前的7天预报到数月短期气候预测之间的海洋预报“盲区”,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海洋与气候预报能力的大幅提升。具体将围绕加强对海洋与气候联系的科学理解,大幅提升海洋的观测能力,跨越预报“盲区”,实质性提升预报能力,为国际社会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等方面开展研究。

记者了解到,作为牵头单位,“海洋一所”围绕海洋与气候预测预报这一国际科学前沿领域,数十年磨一剑,形成了以原创的浪致混合理论为基础、以国际首创的海浪-潮流-环流耦合模式和首个包含海浪的地球系统模式发展为突破点、以新型高效费比表层漂流浮标观测为支撑的新格局。而领衔专家乔方利作为“海洋一所”研究员,率团队建立了世界首个海浪-潮流-环流耦合模式,克服了台风强度预报几十年踟蹰不前的国际难题,将我国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推进到国际前沿,其理论已被欧美十余个海洋科技发达国家实际应用。2021年年底,他成功当选为“海洋十年”咨询委员会中中国唯一代表。

  我国已四次获批牵头“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

大科学计划是全球性或区域性行动,具有关注全球海洋重大科学问题、跨学科、多国参与、实施周期长、投入大等特点,其科学优先级最高,申请、组织和实施的难度也最大。但本次获批的OSF已是我国第四个获批牵头的“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

“海洋一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申请流程的不同,大科学计划分为注册和申报两类。其中,申报类大科学计划的申请流程更为复杂,国际竞争激烈,需要盲评和专家组多次审议,申报单位则作为大科学计划的牵头方。

此前,“海洋十年”第一批“行动方案”开始召集,共收到来自全球214项大科学计划申请,最后仅有31项获得批准。我国获批2项,分别是由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起的“大河三角洲:为可持续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由香港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起的“全球河口污染监测”大科学计划,这两项均聚焦近海河口区域。

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海洋十年”第二批“行动方案”召集,共收到来自13个国家的38项大科学计划申请,最终仅有4项脱颖而出,其中我国获批2项。除本次的OSF外,由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焦念志院士领衔的“海洋负排放”大科学计划也获得批准。

近年来,我国海洋科学取得飞速发展,与国际海洋科技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海洋一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如此激烈的国际竞争下,由中国科学家发起的海洋科学大科学计划纷纷立项,彰显出我国海洋科学国际竞争力的新跨越。

  记者 杨舒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