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菜鸟发布骨干网年度进展 形成“1+8+N”全新格局

   2018-12-27 财经网
89
核心提示:  近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制定发布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物流枢纽建设正式成为一项国

  近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制定发布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物流枢纽建设正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并鼓励企业共同推进这项战略。

  菜鸟网络方面介绍,该平台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通过先行先试的方式,从5年前开始探索打造物流骨干网,将与国家物流枢纽战略全面对接,加快“全国24小时,全球72小时必达”。

  业内人士称,中国物流业已经形成“一张菜鸟骨干网+中国邮政和7家快递上市公司+N家物流生态企业”的“1+8+N”全新行业格局。其中,1和8、N是完整一体,协同共享,共同建设骨干网。

  菜鸟骨干网响应国家枢纽战略先行先试

  菜鸟方面表示,与国家战略一致,菜鸟骨干网从2013年起步建设,采用的也是“枢纽+通道+网络”的方式。这张骨干网不仅仅是打造物理设施,更通过智能技术对物流行业进行了数字化升级。

  截止目前,菜鸟已经形成全国七大区域枢纽+数百个区域仓、城市仓+城市配送网络+末端驿站布局,包括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等。在每个区域的城市之间,又形成了大节点带动小节点的行业示范效应,各类枢纽分别承担了仓储、转运、进口保税、出口集货等不同的物流功能。

  以华东区域为例,截至2018年,菜鸟在上海、杭州、宁波、嘉兴、绍兴、金华、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均有区域性和城市性的物流枢纽设立,为物流模式创新提供了基础,大大缩短了配送距离,带动“江浙沪包邮”开始向更高水平的“分钟级配送”迈进。

  数据显示,菜鸟的物流枢纽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高度一致,成为中小企业参与商业贸易的基础设施。2018年,全国包裹发货量最大的城市分别是广州、金华、上海、深圳、杭州、苏州、温州、泉州、北京、东莞。其中广东和浙江各占3席,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各占1席。

  菜鸟方面称,IoT、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前沿科技已经被应用到物流行业当中。其中江苏无锡枢纽是IoT未来园区的样本间,在2018年进行了全面技术升级,一个手机就可以轻松管理整个物流园,这里也设立了亚洲最大的机器人仓库,近700台菜鸟“小蓝人”可以昼夜不停工作。

  类似的机器人、机械臂、立体仓库、自动流水线,已经在广州、惠阳、杭州、嘉兴、南京、无锡、天津、成都等全国各地的物流枢纽中推广使用。

  业内人士:骨干网引领“1+8+N”行业格局

  2018年除了物流枢纽,菜鸟骨干网在快递、仓配、城乡末端、跨境、同城和即时配送等关键物流通道的建设上也有一系列投入,利用技术和快递物流行业形成了紧密的联合,成为新物流领域的领军者。

  例如在快递板块,阿里巴巴和菜鸟今年以13.8亿美元的规模投资了中国领先的快递公司中通快递。中国快递企业已经诞生了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百世、顺丰、德邦等七家上市公司,每天承运的快递量超过了1.3亿件,其中大部分来自阿里巴巴生态,菜鸟电子面单为这些快递业提供了超过8成的基础技术服务,完成了中国快递包裹的数字化。

  此外,菜鸟在骨干网的末端环节今年有重大进展。三通一达、百世共同投资了菜鸟驿站,为这一新型末端服务网络带来了更大未来空间。数据显示,菜鸟驿站单日处理包裹的峰值已经超过了1000万件,成为快递服务的有效补充,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可选择的最后100米服务。

  在同城配送和分钟级配送方面,菜鸟裹裹成为有力抓手,有效协同了快递公司的同城运力和菜鸟点我达等即时物流运力。今年淘宝双12期间,菜鸟推出的“淘宝速达”为商家打开了“同城当日达”的新姿势,斩获新的市场空间。“网上下单楼下发货”的门店发货模式,可以在30分钟内进行全生活场景配送,成为分钟级配送的典型。

  在仓储和落地配方面,菜鸟骨干网打造了天猫直送,可以在1600多个区县提供当日达和次日达。再加上农村物流网络遍及700个县、近30000个村点。跨境物流网络连接了6个世界级枢纽、货通224个国家和地区。一张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网的雏形已经在2018年诞生。

  业内人士称,从骨干网的协同效应、天量规模和极致效率上看,菜鸟已经驱动中国物流业形成了 “1+8+N”全新行业格局。

  “1”是菜鸟牵头打造的一张物流骨干网,菜鸟起到“智慧大脑”的作用;“8”是中国邮政,以及中通等七家快递上市公司,他们作为行业龙头,承担了包裹运输和配送;“N”是包括仓储和落地配、即时物流、物流科技公司等在内的物流生态企业。“1+8+N”共同构成了面向未来的物流基础设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