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王秦厅长在“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科技强省专场新闻发布会作专题发布

   2022-05-30 江苏省科技厅</p><!--ZJEG_RS
37
核心提示:5月30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在南京召开“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科技强省专场发布

5月30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在南京召开“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科技强省专场发布会。省科技厅厅长王秦作专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秦在发布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江苏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成为江苏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与2012年相比,全省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实现大幅跃升,3个指标翻了近三番,5个指标翻两番以上,20个指标翻一番以上,8个指标增长50%以上。创新投入方面,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400亿元、是2012年的2.6倍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95%,接近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全省研发人员超过90万人,其中“两院”院士117人、数量居全国省份第一,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创业类人才约占全国的1/3。创新产出方面,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1件,较2012年增长6倍多,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我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1/5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创新贡献方面,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7.5%,年均增幅均超过一个百分点,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已经成为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硕、创新氛围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王秦从六个方面回顾总结了江苏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举措和成效。一是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产业自主可控水平实现新提升。坚持“四个面向”,加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创新活动的全链条部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约4万项,累计实施1000多项产业前瞻及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和1197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纳米科技、超级计算、生物医药、物联网等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产品创新水平位居国际前列。二是加快布局重大创新平台,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取得新突破。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国家生物药、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获批,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落户江苏,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先后三次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三是持续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型企业集群不断壮大。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小升高”行动,2021年全省高企总数达3.7万家、居全国第二,建有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163家、居全国前列,国家级孵化器数量、面积及在孵企业数持续保持全国第一,目前全省80%以上的专利授权、研发人员和研发投入都由企业完成。四是进一步优化创新布局,区域创新整体效能迈上新台阶。发挥苏南自创区创新引领作用,率先制定颁布苏南自创区条例,率先设立专项资金,率先出台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全省70%以上的研发投入、80%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90%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都在苏南实施或完成。拥有国家高新区18家、国家创新型城市13个,在全国率先实现设区市全覆盖。五是着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先后出台“科技创新40条”“科技改革30条”等一批突破性政策,累计支持11000多位优秀青年科研骨干开展基础研究,累计发放外国人工作许可超过10万件,活跃在基层一线的科技人员超过10万名。六是大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科技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深化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创新,布局建设专业研究所68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204家,成功转化科技成果6100多项,孵化高科技企业1100多家,荣获江苏改革开放40年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称号。探索“揭榜挂帅”重大科技任务组织新机制。率先与以色列等10个国家或地区建立政府间产业创新合作联合支持机制,“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落户启动,实现国内所有“985”高校与我省合作全覆盖。

王秦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将聚焦建设科技强省,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把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作为首要任务,把实施科技创新重点行动作为关键抓手,把打造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作为重要路径,把加快推进科技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强大动力,统筹推进战略科技力量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双提升”、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创新人才集聚、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业生态优化等“七大行动”,全面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

王秦还就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的有关工作部署回答了记者提问,强调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神,把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优化基础研究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进一步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下大力气增加源头供给,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

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