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临海市坚定不移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在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在产业创新、项目突破上持续攻坚,在深化科技创新、提升发展能级上持续深耕,为实现“古城崛起、突破跨越”注入了强大科技力量。本文立足实际,总结分析临海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践探索和问题瓶颈,并提出对策建议,为临海市深入实施“科创首位”战略提供思路借鉴。
一、主要实践及成效
(一)以研发攻关为抓手,激发创新内生动力。一是研发总量不断提升。以做大研发基本盘为导向,持续开展规上企业“R&D清零”行动,助力企业做好研发顶层设计。2020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达22.66亿元,连续十年位居台州首位,R&D占GDP比重达3.07%,增长0.45个百分点,位于全省前列、台州第一,且临海是台州市唯一一个高于3%的地区。目前,全市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达535家,同比增长131.6%,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高达98.15%,居全省前列、台州第一。二是新兴产业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连续五年居台州首位,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连续三年保持在65%以上。
(二)以主体培育为导向,夯实企业创新根基。一是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健全科税联动培育企业机制,不断充实高企培育库。2017-2021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85家增加至207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从322家增加至773家,总量均居台州前列。二是推进研发机构“全覆盖”。建立梯级培育机制,创新出台《临海市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研发机构实行重点帮扶。目前,全市共有海外研发机构5家,省级研发机构83家,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企业研究院20家、企业研发中心58家,各类研发机构数量均居台州前列。三是推进核心技术“攻坚战”。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近五年,列入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2项,入选省级科学技术奖16项,数量走在台州前列。
(三)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全力推进协同创新。一是建设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临海科创园。采用“上海-临海-墨尔本”三地联动的“三基地”运行模式,构建“创新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落地”创业生态链条。目前,科创园已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依托单位和省级众创空间认定,列入省级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培育名单。二是建设上海“科创飞地”。在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板块中心区域设立临海国际科创中心(上海),着力打通人才项目在大城市孵化与本土产业化联动发展的通道。三是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围绕临海特色主导产业布局建设创新服务综合体,已建有医化、彩灯、眼镜、休闲用品4个产业的创新服务综合体。其中,现代医药化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省级创建名单,目前已引进4家高校院所和13家服务机构。四是建设数字经济平台。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纳入省首批化工产业大脑共建试点园区,化学原料药产业大脑入选省首批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揭榜挂帅”项目。
(四)以要素集聚为保障,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一是强化财政支撑作用。2021年,本级财政科技拨款达3.3亿元,同比增长11.43%,占财政经常性支出比重为15.24%,比重连续十年稳居全省前5。二是加强人才外引内育。出台落实“人才新政2.0”、“人才新政三十三条”,截至2021年,全市人才总量达17.60万人,其中国、省两级重点联系专家45人,通过“500精英计划”引进创新创业人才222人,引进省“海外工程师”26人,2016年至今新增省级以上领军人才69人,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团队2个,各类人才数量走在台州前列。三是不断深化科技合作。以规上企业校企合作“全覆盖”为目标,与复旦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27家高校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推动400多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
二、存在问题
(一)科技企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从数量来看,根据《2020年浙江省各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临海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71家。相比其他工业市,乐清、慈溪、温岭分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96家、475家、27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28家、1882家、1311家,差距较大。从规模来看,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产值1亿元以上的仅占50.32%,5亿元以上的仅占12.10%,创新企业体量偏小。从创新能力来看,临海市2020年技术创新指数和科技产出指数位次都仅居台州第7位,分别居全省第68位、第56位,排名相对落后。另外,全市目前创新型领军企业仅一家,且随着各龙头企业研发板块向外布局,全市整体的创新发展劲头渐显不足。
(二)创新资源集聚度低,高端项目招引困难。从创新资源布局来看,目前全市创新资源集聚的科创功能区较少,创新资源在空间布局上处于分散状态,主要分布在大洋街道、灵江流域周边区域以及头门港产业集聚区,且缺乏协同合作机制。从创新资源能级来看,因为受限于物理空间及功能、政策配套,目前市内已建的创新平台项目承载能力不够强,入驻企业层次偏低,难以招引顶尖人才或团队领衔的优质创业项目,且各平台缺少统一布局规划,引进的项目与临海市优势产业关联度不够,难以形成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关系。
(三)工业产业亟待转型,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一是传统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临海市传统产业大多处于粗放发展模式,技术积累不足。如彩灯产业产品普遍存在同质化、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问题,2020年彩灯产业规上新产品产值率仅7.3%,较全市平均水平低39.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仅1.12%,较全市平均水平低1.68个百分点,约73%的企业研发设计团队人数在5人以下。二是新兴产业体量仍待壮大。数字经济、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薄弱。“十三五”期间,全市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从35.1%降至32.2%,2020年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规上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7.55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
(四)人才引育力度不足,配套服务机制欠全。一是对人才吸引度不够高。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的人才“虹吸效应”愈发显现,相比而言临海市综合竞争实力较弱,叠加房价过高、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资源不够丰富等因素,人才招引难度较大。二是高端人才分布不均衡。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医药化工产业,且集中在以华海为代表的少数头部企业,汽车机械、时尚休闲产业高端人才稀缺。如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联系专家19人,华海占16人,省级重点联系专家26人,华海占23人,仅有的两家省级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也都为华海研发团队。三是人才配套机制不健全。对人才项目资金、土地等要素倾斜不够,财政兑现程序复杂、周期较长导致人才政策资金兑现流程不够及时有效,人才项目“落地慢”“落地难”。
三、对策建议
(一)分梯度培育科技企业集群。一是推进科技企业“增量提质”。实施新一轮“双倍增”计划,完善梯次培育和全链条培育机制,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队,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群。发挥领军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建立以华海、永强等优质企业组成的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库,在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促进骨干企业裂变。聚焦行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群,聚焦“瞪羚”企业培育,扶持“独角兽”企业主板和科创板上市。二是推进研发机构“扩面提效”。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打造新型共性技术平台,引导创新企业设立省级研发中心,扶持中小企业组建研发联盟。支持企业以“创新平台+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创新场景,推进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建设。
(二)深层次强化平台顶层设计。一是建设灵江科创廊道。主动融入台州湾科创走廊建设,整合提升现有的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器以及散布在各个企业的科创平台,打造“一廊链接,二核共济,三区共享、七平台互动”的总体发展格局。二是建设省级高新园区。整合大洋、大田、江南、汛桥等镇(街道)约10.30平方公里的土地,围绕“一核两区”空间布局,规划布局临海高端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进现代医药、智能装备、新材料3个主导产业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并配套发展科技服务业,争创省级高新园区。三是建设佩弦湖科技城。以创新赋能城市突破发展为导向,在佩弦湖区块建设科技城,打造集科创孵化、人才公寓、综合配套于一体的科创岛链。借助科技城对接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汇聚优势创新资源,大力推进高端项目和优质科创型企业招引落地,推动科技城成为中心城区未来扩容升级的产业高地。四是建设复旦张江临海新能源新材料创新研发和中试基地。充分发挥复旦大学优势资源,延揽专业研发团队,瞄准医药化工、化石能源、新型锂电、化学储能等方向,推动科技成果在临海市开展中试试验并落地产业化。五是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以加快中国临海(时尚休闲)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为核心,优化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园建设,聚优知识产权服务资源,争创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
(三)打造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建强现代化产业链。围绕三大千亿产业开展延链补链优链,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重点推进医化产业“一镇两区”协同化发展、汽车产业新能源动力转型、时尚休闲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等工作,并加快新材料、新能源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产业四大百亿新兴产业技术研发。二是打造优质产业平台。以台州(红脚岩)新材料产业园、国际休闲产业之都、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产业基地为重点开展空间规划,加快打造以新材料产业园为首的千亿级、世界级产业基地。深化数字产业平台建设,更新发布化学原料药产业大脑2.0版,力争建成全省行业产业大脑高质量建设应用范本,高水平打造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完成临海市时尚休闲(彩灯)行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三是发挥产业基金作用。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产业基金,按照“聚焦战略取向、突出政策引导、坚持市场运作、合理防范风险”的原则投资战略类、技术类、效益类三类产业项目,促进国内外优质项目、资本、技术、人才向临海聚集。
(四)构建全链条人才引育机制。一是精准招引人才。深化“全员盯引人才项目”机制,市领导带头联系对接人才项目,力争实现“鲲鹏计划”零的突破发挥。二是用好人才平台。发挥临海国际科创中心(上海)引才效应,推动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利用和转化;用好临海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进一步吸引集聚优质人才项目落户园区。三是拓宽引才渠道。主动承接长三角区域人才资源溢出效应,建立临海—上海闵行区人才一体化合作示范区等一批标志性人才项目工程;积极发挥人才专员、专家“引才大使”、企业首席人才官、在外乡贤、中介机构“五支队伍”力量,探索“候鸟式”“客座顾问”“远程会诊”等柔性引才方式。四是完善人才生态。全面优化人才政策环境、营商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加快建立人才投资基金,加大人才服务型支行培育,全面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国有企业债权类扶持撬动作用,打好“以资引才”组合拳。
(来源:临海市科技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