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北京:融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

   2022-06-06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门户网站
47
核心提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作为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四个重要力量”,标注了市科研院的发展定位: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科技力量,高精尖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力量,国际和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落实科技体制改革和先行先试政策的重要实施力量。

市科研院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100余个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1700余名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担当在先。拥有国家部委创新平台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3个,北京市科普基地6个。2017年以来,全院获得竞争性科研项目881项,科研经费近5亿元,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或课题426项。获得授权专利376件,其中发明专利173件。主持或参与制订国家标准92部、行业标准79部。发表学术论文2994篇,其中SCI/EI/SSCI/IPCI收录899篇,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联合发表论文2篇。出版科技专著257部,获得软件著作权308件。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奖励81项。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逐渐增强,院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扎实推进,人才队伍结构探索优化,开放合作和协同创新深入开展。

积极承担全市重点任务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围绕全市重点工作,承担落实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力量。

推进北京自然博物馆新馆建设。按照“国际一流、中国特色、大国风范”要求,推动新馆选址城市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落地微生物展陈科技应用场景项目,推动数字博物馆、研究型博物馆设计,国家自然博物馆冠名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建设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以“汇聚全球智识·服务创新发展”为宗旨,发起成立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搭建平台、开展合作、推动交流、服务社会,联盟现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联盟成员单位42个。深度参与中关村论坛,举办中关村论坛全球科技创新高端智库论坛,共议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建设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研究基地。开展文化中心建设政策及前瞻性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跟踪研究和文化与科学普及融合活动。开展区域文化科技融合评价,定期发布《北京文化科技蓝皮书》《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建设国家食品相关产品及绿色包装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研制食品相关产品高关注度物质(如矿物油等)在冬奥会及后奥运时代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标准作业程序或行业和国家标准。制定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系列检验检测标准。

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承担疫情防控物资辐照消毒灭菌、参与口罩专项质量监督抽查任务,有效支撑防护服灭菌、口罩质控等关键问题。出版《呼吸系统急性重症患者免疫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妈妈要去打怪兽》等作品,向公众传播科学准确的抗疫知识。

聚焦实施“四二四”发展重点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市科研院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以“四二四”锚定发展重点,即:巩固提升智慧城市、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分析测试四个优势领域,持续强化科技智库、科学普及两个特色领域,前瞻布局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新能源四个研发方向。

巩固提升四大优势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公共安全等技术研发应用,为“平安北京”和韧性城市建设保驾护航。营养与健康、健康风险管理、智慧养老等技术研发应用,科技赋能“健康北京”。污染场地修复、城市污水治理、人居环境精细管理等技术研发应用,给“绿色北京”插上科技翅膀。分析测试、检验检测等技术研究和标准方法,丰富科技服务业态。

持续强化两大特色领域。科技智库支撑科学决策,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充分发挥。北京天文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科普场馆成为靓丽名片,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比翼齐飞。

前瞻部署四大研发方向。数据驱动的智能计算平台,高档精密数控电火花机床,药物临床前动物实验,阻尼钢弹簧浮置道床隔振技术,食物营养功能成分检测与评价等重大成果,标注了创新高度。深振荡磁控溅射、静脉多模态识别、集成电路测试系统、辐射新材料、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碳化硅半导体功率器件等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

主动融入创新发展体系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对接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入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建设,以科技支撑冬奥举办,加强科技冬奥成果推广与应用,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大局。

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合市有关部门和高校院所,积极参与科技应用场景建设,为城市建设管理运行和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安全等提供科技支撑。

对接服务战略科技力量。建立合作对接机制,共享利用科技资源,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拓展技术应用场景,推动科研人员交流合作,开展重点项目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国家实验室体系、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战略科技力量实现协同创新。

融入“三城一区”主平台、中关村示范区主阵地、城市副中心建设。对接中关村科学城“长安链”生态联盟和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探索推动多维感知芯片、区块链、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示范应用。对接怀柔科学城,利用大科学装置等科研平台,加强新材料领域技术研发。对接未来科学城,在生命健康和能源领域开展合作研发和成果转化。对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推动科技成果服务高精尖产业发展。通过政策研究、开放资源、搭建平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形式,支持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科技支撑冬奥筹办和成果推广。以冬奥应急保障总体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方案、冬奥食品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冬奥食品供应链风险监控预警智能系统为冰雪盛会保驾护航。“科技冬奥成果集成评估技术研究”完成447项冬奥会新技术评估,在“北京小屋”集中展示成果,让科技元素成为冬奥亮点。

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和区域科技合作。建立京津研究院、京河研究院、市科研院邯郸分院、京津冀科研院所联盟、京津冀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运用联盟,京津冀协同创新平台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总值超过7亿元。组建“科创中国”市科研院专业科技服务团,推动在京的科技、教育、人才等资源与其他省区市的创新发展需求对接,促进区域科技创新。

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深入落实《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关于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科技法规和政策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挥作用。事业单位改革,企业改制重组,市科研院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形成12个职能处室、13个科研机构、6个科研事业单位和科普场馆、12个直属企业的组织架构。2017年以来,10余项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建设首都高端智库。2017年成立北科智库,是市委市政府批准的首批14家首都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之一,200余项决策咨询建议被国家和北京市相关决策部门采纳。2019年成立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科基地,2020年、2021年连续获得“优秀研究基地”。

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股权激励。作为科技部批复的40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之一,以发明专利为重点,形成51项试点储备项目清单,第一批试点项目已经进入赋权实施阶段。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股权激励试点单位,以股权激励形式转化科技成果形成公司15家,初始注册资本超过1.4亿元,科技成果价值评估6900余万元,激励科技人员的股权价值共计3500余万元,占总评估值的52%。

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探索“揭榜挂帅”项目组织管理机制,落实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探索建立健全科研诚信承诺制、科研诚信信息记录、共享和联合惩戒等工作机制。

完善现代院所运行机制。落实事业单位改革章程试点工作要求,研究制定院章程,夯实依法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基础,不断深化以创新、绩效、贡献为导向的现代科研院所改革。

探索科教融合新模式。建设科教融合创新平台,强化与在京高校的融合创新,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智库研究,开展高水平人才培养,探索建设科教创新平台,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开展科普教育合作,构建产学研用融合体系。

扎实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的人才计划和人才工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科萌芽,北科青年学者,北科学者,高水平创新团队,引进、培育、使用、评价、激励“五位一体”。科技人才队伍梯次接续、薪火相传。

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改革试点。作为北京市首批职称自主评聘试点单位,突出“按需设岗、择优聘用、严格考核、能上能下”的管理导向,完善评审办法、分类评价机制,建立代表作制度,实施聘期考核,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导向。

试点动态岗位和编制统筹管理。根据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自主设置岗位,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建立按岗聘用、能上能下的岗位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发挥围绕重点任务设置岗位、动态调控的导向作用。

探索灵活精准引进的用人方式。落实北京市事业单位特设岗位设置相关文件精神,作为特设岗位试点单位,引进聘用2名中央单位高层次人才。

探索多维度分类的评价激励机制。根据科研成果具有多元价值的特点,开展分类评价,突出科研成果的创新水平、成果转化效益、决策咨询服务水平,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深化对院属企业负责人的分类业绩考核、经营目标管理工作,将企业负责人的薪酬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经营业绩挂钩。对科学领军人才、北科学者、学科带头人、团队骨干、北科青年学者等,探索强化在薪酬待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奖励发放、科研条件平台、人才计划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保障政策,加大对优秀人才和团队的稳定支持力度。

拓展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拓展国际合作新路径,促进国际科学技术资源开放流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同世界上57个国家和地区的329个机构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参加中俄科技合作联盟、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国际博物馆协会等12个国际组织或国际区域性协会。

推动开放科学研究与实践。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创新联盟”,推进开放科学规划政策研究与监测评估,构建开放科学集成服务平台,推动开放科学支撑科研创新,提升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科研机构和国际科技组织合作,探索开放科学实践模式与机制,培育开放科学社会环境。

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实施Go-Global国际合作计划,与2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组织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成立北科院“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培训中心。紧密结合北京“两区”“三平台”建设,举办中关村论坛全球科技创新智库论坛、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2021新年经济高峰论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坛和科学普及活动。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市科研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守正出新,知行合一”的北科精神,坚持“创新立院、人才强院、服务兴院、开放办院”的发展战略,秉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追求,对接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技赋能城市治理和城乡发展,加强高精尖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融入“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深化科学技术普及,为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