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这十人入选

   2022-05-30 上海科技
41
核心提示:5月30日,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王文涛等10位科技工

3-1.png

5月30日,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王文涛等10位科技工作者入选,并将作为上海地区候选人参加2022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

这10位科技工作者中,有的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矢志不移坚持自主创新,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如长期从事激光尾场电子加速和新型台式化辐射源的研究,实现该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王文涛;几十年来坚守一线,在破解重载道路结构国际难题、推动我国道路设施运维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引领我国城市交通智能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孙立军;长期致力于空间对接机构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突破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张崇峰;扎根航天事业 16 年,建设我国首个天基空间环境探测系统——试验六号卫星系统,打造了我国航天器“安全卫士”的胡海鹰;在纤维电子器件领域做出了原创性成果,实现了纤维器件在国家战略领域应用的彭慧胜。

也有的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用科技服务民生。

如建立了国际前沿的作物抗病育种的新理论与技术体系,解决了国家农作物育种重大需求,抗病基因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育种并大面积推广的何祖华;耕耘在新药研发第一线近30年,率领团队在新药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以及绿色可持续性药物合成路线与工艺研究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沈敬山;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创新药物研究一线,为传承创新我国中药产业发挥重要作用的张卫东;在推动中国物质成瘾科学研究的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赵敏;构建了核酸分子机器与纳米机器人,为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诊疗提供全新智能工具,在新冠疫情期间,及时研发了新冠病毒国家级核酸标准物质,为核酸试剂盒提供计量溯源和质量控制依据的樊春海。

2022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联合主办。据悉,7月中宣部等六个单位将综合各单位各地方推荐情况,组织对候选人进行两轮专家遴选,确定10位2022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将于8月举办发布仪式。

2022年上海地区“最美科技工作者”简要事迹和感人故事(按姓名笔画排序)。

01 王文涛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3-4.jpg

简要事迹:王文涛是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2010年3月参加工作,长期从事激光尾场电子加速和新型台式化辐射源的研究,在超强超短激光驱动的级联激光尾场加速、高亮度低能散电子束产生和新型辐射源研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进展,取得多项国际领先的成果,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Nature》发表封面文章,在Nature、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感人故事:2013年,王文涛在团队所在的实验室挂出了一幅标语,“加班奋战三百天,不见出光誓不还”,他们做好了长期艰苦奋战的准备,但他们没想到,这场战役长达近3000天……2015年初儿子出生了,但当时正是项目的关键时期,王文涛没有时间享受这种天伦之乐,“我走娃未醒,我归娃已睡”,这可能是中国众多科研人的生活写照。只是初为人父,王文涛感觉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这份责任感和对家庭的愧疚感,让他更加珍惜在实验室奋斗的每一分、每一秒。

02 孙立军 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3-5.jpg

简要事迹:精准的专业把握和扎实的前瞻研究是国家需要时站得出来、冲得上去的底气;勇挑重担、开拓创新是作为新时代交通专家的使命与担当。孙立军建立了我国首个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引领了我国城市交通智能化;创立了沥青路面行为学,勇克道路耐久性国际难题;研发了我国首个道路设施运维平台,推动了道路设施运维管理数字化转型。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

感人故事:孙立军在承担本市拥挤收费技术和政策研究的过程中,面对行业专家和管理者对这一技术和政策效果的争议、反对、憧憬与热情,秉持科学精神,顶着压力,真诚、客观地提出了“不支持”的结论。经过论证和调研,市主要领导接受了他和团队的建议,并对决策支持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

03 何祖华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组长、研究员

3-6.jpg

简要事迹:何祖华长期坚持一线科研工作、踏实敬业,建立了国际前沿的研究体系,解决了国家农作物育种重大需求,科研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致力于教书育人,培养了多名优秀人才。获得多个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成果卓著。积极服务国家科技战略,作为市政协委员,认真履职,参政议政成绩显著,是我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代表性人物。

感人故事:不忘初心,与水稻病害斗争到底。何祖华来自农村,对水稻生产常受稻瘟病侵害而颗粒无收的状况深有感触,立志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辞劳苦,潜心科研。其长达近40年的不懈奋斗,终于获得了重大的突破新成果,实现了当初要为育种家提供最好抗病基因的愿望。勇于创新,不断开拓科研新领域。何祖华对科研有敏锐的眼光,不盲目跟踪国外,敢于创新,发现农业科技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能沉淀下来,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系统研究新的科学问题,建立了特色研究体系,为我国学科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04 沈敬山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3-7.jpg

简要事迹:沈敬山耕耘在科研一线近30年,率领团队在药物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已有6个候选新药处于临床试验不同阶段,其中Renmindevir(VV116)于2021年底在乌兹别克斯坦获准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在绿色可持续性药物合成路线与工艺研究中践行“源头控制”的理念。参与创建了中科院中亚药物研发中心。

感人故事:药物应急研发中的坚持。2020年1月在日趋严峻的新冠疫情面前,沈敬山带领团队成员放弃春节休假,想方设法克服了试剂短缺、交通不便等各种困难,与所内外其他攻关团队成员一起展开了药物应急研发工作,快速评价出VV116、VV934和VV993等多个抗新冠病毒候选化合物,并及时转化科研成果、促进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05 张卫东 海军军医大学药学系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3-8.jpg

简要事迹:张卫东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创新药物研究一线,为传承创新我国中药产业发挥重要作用。多次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等奖项,用实际行动树起了新时代科研工作者的好榜样。

感人故事:经过16年科技攻关,张卫东带领团队使上海最大的中药品种麝香保心丸实现了30%以上的年增长,2020年产量达25亿粒,单品种销售达到22亿元,产业规模列全国中药微粒丸制剂产业第一位,该研究对中药复方大品种开发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201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06 张崇峰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载人飞船副总设计师、空间实验室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结构与机构技术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3-9.jpg

简要事迹:我国空间对接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2022年被授予国防创新团队带头人称号。27年来张崇峰始终坚守在一线,为中国的对接机构跨越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带领团队成功突破了被动自适应碰撞捕获、大冲量耗散等关键技术难点,解决了大偏差高可靠捕获、大惯量高效率缓冲难题。发明的对接机构成功应用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天宫”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天和”核心舱升空,成功完成十五次交会对接,服务于中国空间站建设,为载人航天工程做出卓越贡献。

感人故事:2010年腊月二十七,对接机构捕获缓冲试验正接近尾声,突然,捕获传感器信号异常。张崇峰带领团队放弃过年,回到试验室,经过九天九夜奋战,消除了隐患。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经历近43小时飞行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首次交会对接圆满成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张崇峰和团队历经十六年艰辛努力,给祖国交出了完美答卷。

07 赵敏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院长、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

3-10.jpg

简要事迹:中国推广科学戒毒方法的先行者、实践者、推广者。赵敏长期致力于物质/毒品成瘾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领衔制定吸毒成瘾认定质量控制流程及标准。创建了上海第一条自愿戒毒热线及上海市首个戒毒康复网站。在新冠疫情期间,她率领医院心理健康公益服务女医师团队为前线医护、社会大众提供全方位心理支持。首次在国内建立了具有循证依据的、针对苯丙胺成瘾患者的多维度“WARM干预模式”, 在社区戒毒康复体系中推广应用,显著降低了成瘾行为的复吸率及相应的社会风险。设计了预防复吸心理训练方法,使戒毒后复吸率下降20%,开发了海洛因相关环境线索诱发心理渴求实验标准,为我国强制戒毒机构的康复评估及成瘾认定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感人故事:赵敏带领团队开拓原创微电影、微课、线下学校等系列科普作品,开展科普讲座230余场、义诊40余次,撰写科普专著和短文600余篇,获得全国精神科首届微电影大赛、第三届全国卫生健康微电影节等奖项。新冠疫情严峻时刻,她率领心理健康公益服务女医师团队集心理专业优势站上战疫一线,举办心理健康培训20余场,累计制作音频视频99件,发表科普文章146篇,受益人群1870万人。其中,制作的科普动漫视频在学习强国及上海发布、公交电视等平台播放,视频点击率超500多万次。

08 胡海鹰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研究员

3-11.jpg

简要事迹:胡海鹰始终谨记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科技强国的使命,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作为型号总设计师建设了我国首个天基空间环境探测系统——试验六号卫星系统,该系统不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更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成为了我国太空边疆的安全卫士。获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中国航天基金会“航天贡献奖”、“临港英才”等。

感人故事:一份坚守戍卫太空边疆。胡海鹰先后完成了创新三号、试验六号卫星系统的研制,实现了用高科技为祖国戍守好太空边疆的报国初心。一种担当传递时代信念。疫情最严重期间,他带领团队核心成员于正月初三复工,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研制任务、防控疫情的双胜利。

09 彭慧胜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主任、教授

3-12.jpg

简要事迹:彭慧胜在纤维电子器件方向做出原创性成果,被国际学术界评价为这个方向的开创者。以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300多篇论文,出版4本专著/教材。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84项,其中37项实现了转让转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成果入选2021年美国化学会全球10项“顶尖化学研究成果(Top Chemistry Research)”、10项中国重大技术进展、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设计和合成出多尺度螺旋组装的新型复合纤维,并实现大规模生产,解决了若干重要产业难题,应用在嫦娥五号、高铁、汽车等重要领域,产值超20亿元。在国际上率先建立纤维器件领域的系列产业标准,创建了世界上首条纤维器件生产线。纤维器件产品应用在可穿戴设备、电子织物、医疗健康等领域,并在国防领域做出了贡献。

感人故事:彭慧胜在国际上率先创建出织物显示器件,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显示器件和纺织品的认知,代表性成果2021年发表在Nature。织物显示器件像衣服一样轻薄、透气、可贴合在不规则基底上,被认为将有力推动信息技术产业变革性发展,被Nature等评述为“代表了智能织物长期研究和世界电子织物领域一个卓越的里程碑”;已在人机界面、健康监测、电子织物等领域得到规模应用。

10 樊春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3-13.jpg

简要事迹:樊春海带领团队基于核酸分子自组装、逻辑编程、材料复合、高时空分辨显微成像等技术,构建核酸分子机器与纳米机器人,为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诊疗提供全新智能工具。新冠疫情期间,樊春海率领团队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合作,及时研发新冠病毒国家有证核酸标准物质(GBW(E)091111,GBW(E)091112,2020年3月19日获批),为核酸试剂盒提供计量溯源和质量控制依据,为疫情防控做出重要贡献。

感人故事:在樊春海的字典里,没有节假日这个词。除去繁忙的科研工作,他还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以及上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理事长。他积极投入科普工作,努力为提高全体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做出积极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