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做强技术攻关 赋能煤矿高质量发展——记“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单位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钻探所

   2022-05-25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转载
45
核心提示:日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钻探技术研究所(简称钻探所)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工人先锋号



微信图片_20220525140107.jpg

日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钻探技术研究所(简称钻探所)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钻探所成立于1981年,是我国煤炭系统唯一一家从事钻探技术研究的专业研究所,先后创造了国内煤矿井下下筛管692米最大孔深纪录、国内成功打捞钻具713米孔深纪录、顶板高位定向长钻孔926米纪录、碎软煤层定向钻进516米孔深世界纪录,为煤炭企业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这支队伍有130多人,平均年龄35岁。

勇于创新,挑战技术难题

碎软煤层占我国可采煤层的60%以上,长期以来,碎软煤层无法实现大孔深定向钻进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面对这一难题,钻探所没有退缩,而是奋起直追,勇于担当,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项目负责人张杰带着团队成员在矿上“安营扎寨”,不断进行探索与尝试。在项目组的努力下,低压启动问题、长寿命工作问题、强排渣防卡钻问题、分支孔问题,逐一被解决。

“样机测试的时候,由于震动强、噪音大,试验人员只能在下班时间进行运行测试。”张杰回忆道,样机测试正值冬季,测试人员在低温中握着冰冷的工具装卸管路、触碰刺骨的水冷却润滑钻具,在大流量压缩气体驱动下,常常弄得浑身湿透。而且,还要反复测试、拆装检查和维修,连下几个班的井是家常便饭。

功夫不负有心人,钻探所气动定向钻进技术在山西、淮南、淮北等矿区分别以437米、456米、516米的孔深先后打破了碎软煤层定向钻进的世界纪录。如今,技术转化效益已达1.8亿元。

推进钻探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是钻探所的另一重要研究方向。

“实现大容量杆仓自动装卸,需要在钻机结构、传感器布置、钻杆装卸系统中尺寸链的匹配等方面进行全新设计,这对于我和项目组来说,都是从未有过的挑战。”钻探所研发工程师李坤说。

为此,该项目组成员先后走访了全国各大使用自动化钻机的企业,了解了现有自动化钻机的优势与缺陷,不断积累经验。之后,他们利用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先后改进100多份图纸,终于设计出全新的自动化钻机。

“二代4500电控自动化钻机具备国内最大的杆仓,可容纳200根钻杆,一次装填钻杆可完成150米深钻孔的施工。”李坤介绍,钻机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为推动煤矿井下钻探技术全面进入自动化时代,向智能化、信息化迈进奠定了基础。

扎根一线,做好技术服务

“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众多成果与荣誉,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团队成员能够长期扎根一线,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姚宁平表示。

钻探所党总支书记、所长田宏亮介绍,钻探所半数以上的职工一年有 300 天以上时间在采煤现场服务,在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气动定向钻进技术推广初期,由于新型高压制氮装置压力高、流量大,导致施工期间产生大量粉尘。为解决这一问题,田宏亮带队下井,组织降尘方案论证。经过多轮讨论和试验,最终确定“密封、抽吸、降尘、隔离、防护”的防治办法,成功解决了降尘问题。

钻探所副研究员黄寒静今年38岁,下井、做实验、统计数据,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为得到可靠数据。他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的煤矿,一年出差将近300天,十余年如一日。马江鱼是刚入职不久的年轻党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解决客户难题,在不违反防控要求的前提下 ,步行三十多里地去火车站乘车出差,保障了客户正常生产。

“到现场去想办法,这是我们的传统。”钻探所副所长宋海涛说,扎根一线,吃苦耐劳,用真心实意为煤炭企业服务,正是这种精神淬炼了队伍,也帮助钻探所在技术推广的道路上开疆拓土。近三年,该所累计完成技术推广与服务任务1204项,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技能练兵,培养更多人才

在班组建设方面,钻探所积极探索在新产业、新业态、新组织下的工作方法和策略,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围绕重点科研项目、重要示范工程,开展以“争创优秀班组,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服务标兵”为主要内容的争创活动,推进“党小组+班组”建设,形成了以青年技术骨干为主体的核心团队。同时,连年举办技能大赛,开展“协同学习”、师带徒等活动,为青年技术人员搭建成才平台。

“竞赛就是一个培训的过程,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可以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钻探所钻探工艺技术部主任王力说,该所已举办了5届钻探工技能赛,并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全国技能大赛陕西省选拔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技能竞赛等比赛。

“90后”职工孟增近年来积极参加技能大赛,逐渐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所里的技术专家。如今,他正在陕西神木矿区开展钻机装配维修工作,是整个技术项目的负责人。

在鼓励职工参加技能大赛的基础上,钻探所在国家人社部备案,开展了与井下钻探相关三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等级认定工作。这项工作结束了煤矿钻井工人无法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历史。培训班每年举办两次,制定标准化培训方案,开展井下钻探设备实操培训,已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

三年时间,钻探所涌现出7个优秀班组、24个青年岗位能手和服务标兵,6人次分别获得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煤炭行业(工程技术人员)技能大师、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等荣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