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自6月1日起,《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与《生物降解饮用吸管》两个新规正式实施。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秘书长庞广廉谈到,国家级标准的制定和落实,为生物可降解塑料行业提供了纲领性文件,也有助于对该行业上游1,4-丁二醇(BDO)等产业投资行为进行规范,希望新规能抑制该产业链上下游冲动的发展态势。
庞广廉介绍说,《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GB/T 41010-2021)国家标准给出了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率等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降解性能要求、标识标注要求和检验方法。“目前国内打着生物可降解塑料旗号的新上产能太多了。针对这一热潮,新规重塑了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定义,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庞广廉说。
据了解,可降解塑料行业背后的庞大蓝海市场,吸引投资商纷纷入局。国内企业在该领域上马最多的项目是聚乳酸(PLA)以及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PBAT)。其中,仅PBAT项目规划产能就已超过了1000万吨,由此还带动其上游BDO的价格上涨和项目热建。BDO的吨价从7000多元一度涨至3万元以上,现在仍处于2.6万元的高位。
在高企的BDO价格驱动下,仅今年以来,广西、新疆、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就有多套BDO装置纷纷上马。
庞广廉说,依据目前的情况,完全替代国内一次性塑料制品最多也只需不到400万吨/年的可降解塑料,更何况许多一次性塑料制品是难以替代的。而且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国际上尚有一定争议,在欧盟颁布的最终版《一次性塑料指南》中,就禁止所有氧化降解塑料。原因首先是部分可降解塑料需要一定温度、湿度才能完成降解。其次,目前有些企业是通过添加淀粉、光氧化剂等方式使原本不易降解的塑料能在较短时间内崩成小块,但这些看不见的“塑料微珠”散落在环境中危害更大。再次,基于塑料“可降解”的前提,反而会导致其使用量不降反增。
庞广廉指出:“投资者一窝蜂地涌入可降解塑料领域,未来一旦出现产能过剩,不仅违背了环保的初衷,还可能造成更大的浪费。并且BDO是用石油生产,生产过程同样高能耗、高污染。”
庞广廉认为,要从全生命周期来考虑PBAT在内的可降解塑料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如果相应的基础设施没有跟上,在相关产品定义、标准尚不清楚的情况下,盲目去推开,就会造成很多行业乱象。
“正本清源,是此次出台新规的重要原因。”庞广廉强调。(中国化工报 郁红)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