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作者:黄臻(贵阳学院教授)
农业文化遗产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于一身,全面继承我国农耕文明,是新时代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智慧宝库。自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入选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以来,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快速发展。目前,全世界共有65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分布在2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以18个项目遥遥领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载体,着力推动农耕文明保护和传承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中国农耕文化的魅力。
要让广大农民守着农业文化遗产过上好日子,不断增强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的内生动力。让农业文化遗产“火”起来,关键是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比如,针对域内占主导地位、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特色农产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使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当前,要集成推广适应性广、实用性强的绿色技术模式,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同时,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把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树起来”“亮出来”,使其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此外,还可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特色产品认证,并与现有的生态认证、绿色认证、有机认证、地理标志认证等结合起来,延展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要把农业文化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实现自然景观与农耕文化协同保护,让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一体化推进。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农业遗迹、民族村寨、生态系统等的保护力度,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另一方面,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比如,深入挖掘农耕活动、手工技艺、民俗活动、民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优秀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滋养乡土社会、润泽乡村生活,使其成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重要源泉。最为重要的,是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这些农业文化遗产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农业的智慧融入生活,让人们充分感知悠久农耕文明的魅力和风采。
要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汇聚多学科智慧与力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要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发展之策,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做好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保持提升工作。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大都分布在重要生态功能区、民族地区,破解保护与发展中的难题,亟须汇聚各界力量。应充分认识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充分吸纳农业生态、农业经济、区域发展以及遗产保护、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领域的研究力量,不断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研究和智力支撑,让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熠熠生辉。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陈晨、高建进、王潇、耿建扩、陈元秋、陆健、宋喜群、王冰雅、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 徐梦玲、周金立、张斌、谢尚国、魏子航)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3日 07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