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
作者:刘志洪(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哲学院副教授)
编者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不能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中国特色办学和世界一流大学作为我国高校办学的两大目标,其关系实质性地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值得深度省思。奋进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中华儿女和中国高校,有必要准确理解进而恰当处理这一具有关键意义的关系。
特色与一流相互独立、有机统一
就高校办学而言,特色办学指我国大学的发展呈现出中华民族自己的特殊规定性。它是与众不同的质点乃至独一无二的个性,让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形成高度标识性,在各国高等教育中显露出鲜明特性。在应然意义上,面向伟大复兴的特色办学以高度的合理性、先进性为内在构件,又追求并创造合理性与先进性。进而言之,特色办学在更高和更本质的意义上是中国大学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主体性、原创性的内容,由主体性、原创性形成自身特色的合理性、先进性。
世界一流大学指我国大学的发展达到当前历史条件下世界范围内第一级别的水准,跻身先进行列。它意味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打造精品,使中国大学实现高质量发展。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合乎历史发展的规律,代表人类前行的方向,具有高度的合理性和较低的局限性。换言之,高度合理性和较低局限性构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标配,使之成为现实的一流。
4月12日,湖南长沙师范学院北校区图书馆,大学生在认真读书学习。宋文志摄/光明图片
可见,中国特色办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是从不同视角,以不同标准对我国大学建设所作的规定,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办学强调中国特色,是从发展是否具有自身独特品质的角度予以言说,它要求坚守自我的立场与原则。办学追求世界一流,是从发展是否达到世界第一层次水准视角予以考察,是追求优秀与先进,拒绝低劣与落后。在一些观念深处,仿佛中国特色办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其实,二者并不相互排斥,完全可以共存乃至互益。
中国特色办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亦非只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世界一流大学并不只是普遍性层面上的要求,中国特色办学也不只是特殊性层面上的要求。拥有本国特色,这是所有高水平大学的共性。发展良好的高校无一例外地具有自己的特点。而成为世界一流,又是某些大学的个性或特性。只有部分高校能够跻身世界前列。诚然,呈现出世界一流水准,这在高水平大学中具有普遍性。但于当代中国大学而言,所具有的世界一流水准的具体内容又富于民族特色。而且,尽管中国特色办学在总体上与他国相区别,但在具体内容上不排除存在与他国相同或相近之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总目标,构成考量所有相关问题的最高指针与标准。“双一流”建设中的中国特色办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本身及其关系,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建设,都服务于这一最高利益总体。因此,对二者关系的把握,需要从最大限度有益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出发。由此立场看,中国特色办学与世界一流大学虽存在区别,但能够在实质的意义上相辅相成。
特色与一流内在关联、相互作用
追求世界一流大学绝非丢弃中国特色办学,相反,它将中国特色办学作为内在规定。鲜明而有益的特色是中华民族跻身世界前列内在的“质”,构成中国大学进入世界一流的先决条件之一。离开特色的世界一流,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它意味着只是亦步亦趋地跟随他人的脚步,依样画葫芦地模仿他人的样板,从而成为另一个他人。而在现有世界体系中,缺失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性的特色,不能“弯道超车”,就不可能“突出重围”通达一流。
2022年2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师生在安徽省凤台县店集村调研。资料图片
强调特色办学亦非否弃世界一流,它同样以世界一流为内在规定。中国特色办学与世界一流大学本质上是特质与水准的关系。特质同水准一样,也是一种“质”。可见,中国特色办学内在地同“质”相关涉。可以说,即便是特色,亦需达至一流,以代表历史的前行方向,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精神文化需要。因而,世界一流构成中国特色办学不可或缺的基本定向。
基于此种相互规定,“双一流”建设中的中国特色办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可以相互审视、判定。一方面,以本国的特色与立场审校世界一流。世界一流充满相对性、不确定性乃至主观性,需要持之以恒地增进对于世界一流的认识,坚持不懈地改进关于世界一流与否的评价,认真对诸事物加以鉴别和比较,在纷繁复杂的境遇中判定真正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正是辨别真相的有益路径。在追赶世界一流的过程中,容易以代表当前先进水平的样板为范本模仿之,从而失去独特性乃至自主性。时刻保持中国特色亦即主体性、原创性的自觉,有助于辨别真正的世界一流。
另一方面,以世界一流的视野看待本国特色。特色与特长之间存在距离,从特色到特长,正是发展的过程。中国大学着力发展和引以为傲的特点,具有世界历史性亦即高度合理性,从而能够稳定地位列世界一流。在此意义上,高校办学应以世界一流对照自己,注重调整、强化自身特色,朝着不断提高的世界一流水准方向发展,成为高水平特长。这一点同样值得引起重视。
特色与一流相互支撑、相互成就
“双一流”建设中,强化中国特色办学能够夯实我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的基础,使之凸显自身。民族性并不绝对外在于世界性。相反,世界历史的发展从没有离开过民族特色,特别是在精神文化等领域。虽然不能简单地在二者间画等号,但民族性的确能够以浓缩的方式呈现进而推动世界性。近年来,中华民族愈益自觉地向世界提供富含智慧与力量的中国样本、中国方案,为人类发展及其一流水准提供新的有益选择。这是包括高等教育特色在内,中国特色为世界作出的贡献。未来,还可以有更多、更大的作为。
大学生到田间向专家学习抗倒伏玉米知识。新华社发
中华民族积极以特色发展自身,奋力开创幸福美好生活,并切实地担负大国责任,发挥大国功能,既造福自己又造福世界人民,从而推动了世界发展。有理由认为,依靠中国特色办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为大道。中国特色办学越是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就越是方向明确。因而,塑造高等学校的中国特色,使之趋向世界一流,彰显其应有意义,成为中华民族当前需着力展开的历史行动。
有价值的特色是高水平的。在高水准的滋养中,特色熠熠生辉。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长期在实质的意义上向往和追求一流,并擅于从其他优秀文明中汲取养分进而再造精品,持续将中华文明推向前进。
在急剧变革、快速发展的现时代,世界一流更是本质性地构成我国大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奋力追赶高等教育的国际先进水平、通达世界一流,以之作为发展的坚实基石与支撑,继而凝练与升华自身特色,从而有力地振奋精神、激发豪情、凝聚人心、团结社会。
特色与一流相互强化、共同提升
真实的“一流”是高等教育中高质量、高水准的存在。并且,一流水准不是固定不变的结晶体,而是经常变化和提高的有机体。具有高度主体性与原创性的新时代中国大学,在追赶世界一流的同时,亦生成此种精神自觉与实践自觉:在达到或即将达至世界一流时,积极以自己的特色引导和提升世界一流,努力将高校发展推进至新的境界。
甚至还可以说,在尚未完全接近世界一流时,中国高校就可以某些高品质特色引领之:运用已有的优长与特质,力所能及地引导高校建设朝更具合理性的方向前行,虽隐微却真切地提高世界一流的具体水平。应该看到,中国高校不缺这样的特质,某些方面已经进阶世界一流。随着中国特色办学的愈益锤炼、萃取与升华,将愈加有力地引导和提升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新时代中国大学理当拥有如此雄心与信心。
世界一流亦能启发中国大学增强特色办学。世界一流给当代中国大学的发展带来有益滋养,为其中国特色办学的进一步强化创造了条件。我们的高等教育当前要做的就是,坚持不懈地将世界一流水准吸收进自身,使之成为自己的内在品质,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源源不断地锻造出体现中国特色办学的新品质。
富有意义的特色是具有高度合理性的特色。因而,特色需要不断提升品质,才能始终保持其合理性。持续升高的世界一流水准不断要求和推动着高校办学中特色与境界的升华,从而将大学办学水平推向一个又一个崭新高度。借助世界一流升华进而完善自身,构成中国高校特色化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始终积极追求世界一流的中国大学,非但不会忘却强化特色的要求,而且将高度自觉地以其为己任并践履之。这构成中国大学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密码”。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4日 15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