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动起来、车间响起来、项目建起来……连日来,烟台黄渤海新区(烟台开发区)各部门充分结合实际,多方发力帮助企业破解难点,一系列有温度、见效果的新举措、好做法,打出助企纾困“组合拳”。
推进政策落地做“加法”
“备货贷”“订单贷”“库存贷”……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为企业纾困解难、提质增效。这其中,科创企业无疑是最大的“受益人”。
“一连串的减税降费政策让我们备受鼓舞,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也能够让公司在持续开展IGBT芯片技术攻坚的道路上轻装前行。”烟台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电力电子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科技型制造业企业。
“芯片的设计研发和封装检测不仅十分‘烧钱’,而且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研发投入一刻也不能耽搁。”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冰算起了“减税账”,“一方面,更大规模留抵退税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充足的现金流,使当前账上99.2万元的留抵税额能够全部转化为真金白银,为进一步的生产研发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随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预计今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优惠能够达到300万元,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实施,让我们在下一步的市场竞争中信心倍增!”
“作为基层税务部门,我们始终立足税收职能,帮助企业激活用活减税降费政策,以实打实的税惠支持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项目审批流程做“减法”
“原来还为项目开工前的手续办理发愁,通过这次会议,我们了解到各项办理流程,遇到问题知道找谁咨询解决了,真有一种遇到‘娘家人’的感觉。”河海新能源发展(烟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云贵说。
近日,区行政审批局组织举办重点项目“联合导办会”。按照项目手续办理进程,筛选了急需开工的12个重点项目,组织5个职能部门,以现场座谈会的形式,为项目单位理清手续办理要素、流程,沟通解决项目手续办理难题。
“项目开工审批手续办理从选址、立项、用地,到规划设计、施工许可、竣工验收,涉及多个审批环节和审批部门,业务专业性和关联度都非常强。通过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项目单位面对面交流,可以快速有效解决项目在手续办理方面的难题。”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会上,各项目单位依次介绍了各自项目进展情况和手续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分别进行了解答。对需要各部门联合解决的问题,当场制定解决方案。
受能源站选址、施工条件等限制,万华化学—河海新能源项目计划申请变更备案总投资、建设规模,区行政审批局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协助项目单位当场申请,并安排工作人员当场在平台办结。
“我们将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一流的效能、一流的服务,全力保障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决不因手续办理影响项目建设进度。”该负责人说。
破解难点堵点做“除法”
“我们不是有意拖欠这笔款,只是受疫情影响,导致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这种分期付款的调解方案极大缓解了我们的压力,非常感谢!”日前,区内某食品加工企业受惠于法院调解,连连表达谢意。
该公司有两千余万元银行贷款出现逾期,银行依约宣布借款提前到期,要求企业偿还全部本息。因一时无法偿还贷款,公司陷入经营困境。
区法院承办法官在了解案情后得知,该企业现有职工400多人,生产还在进行,由于进货和下游回款问题导致流动资金不足。如果在这个时候采取诉前保全措施,会导致该企业生产经营彻底停摆,给企业带来致命一击。
为帮助该企业摆脱困境,承办法官积极协调组织银行和烟台自贸片区金融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对该公司进行实地走访,并根据企业情况提出和解建议。驻区支行特向总行申请,不再对该企业采取保全措施,并给予该企业履行期限较长的分期还款调解方案,最终双方在诉前达成了和解协议。目前,该企业已按照约定归还部分本息,且保持有序经营生产。
这起案件只是区法院助力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自2020年起,烟台自贸片区金融业调解委员会成立后,截至今年5月底,共成功调解649起案件,合计标的额达11.6亿元,为企业节省诉讼费约500万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