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同意,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义乌信息光电高新区技术产业园区)正式整合设立。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义乌经开区从2020年末就启动了整合提升工作,开始了“二次创业”。整合提升既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交给经开区新一阶段的改革任务,也是经开区自我变革的内在需求。在迈向自贸时代、产业科技快速迭代、区域招商日趋激烈、共同富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等历史特点叠加的大背景下,整合提升更是经开区面对时代百年变局的必然选择。
义乌经开区于1992年8月挂牌并实施首期开发,1994年8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期以来,经开区共完成了三轮整合提升,2009年成为全省首批整合提升试点单位,整合了稠江、北苑、城西、佛堂、上溪、义亭等六个镇街的工业功能区,整合区域面积达83.92平方公里;2014年经开区有序推进稠江、义亭、北苑、城西、佛堂、上溪等6个镇街相关规划区块的开发建设工作,整合提升区后的区域面积为126.72平方公里,其中国家核准面积9.17平方公里;2020年10月,精减调整了部分区域,整合后面积达93.5平方公里。近两年,正有序开展第四轮整合,推进义乌经开区、高新区两大平台有机融合,经开区增挂了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佛堂省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牌子。
2022年正值经开区建区30周年和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0周年,也是正式整合提升后运行奔跑的第一年,这次整合提升从规划格局、产业定位、组织架构都有显著的变化,迎来了质的飞跃,整合后的义乌经开区按照“重大创新类”平台类型的要求和指标,全力创建浙江省高能级战略平台。同时,作为义乌唯一的工业开发平台,新园区将更有力地支撑义乌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01“1+2+3+X” 金乌展翅
打开高质量发展格局
省委书记袁家军担任省政府领导期间,于2016年6月调研“光源科技小镇”建设时,提出了要求:义乌要积极招引科技型企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将“光源科技小镇”打造成为“世界光明之都”。葛慧君在任浙江省政协主席期间,对绿色动力小镇提出要求:推动绿色动力小镇在全省众多小镇中脱颖而出。
紧跟各级领导要求,结合产业分布和未来产业空间,经开区按照主城区、义东北和义西南“一区两片”的总布局,就近整合高铁新城部分区块、原高新区义乌智能显示材料“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区块,异地整合上溪松山区块组团、大陈前山工业区组团、江东青口工业区组团,形成“一主两翼三园多飞地”的发展格局。
在主城区区块布局都市工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医疗器械和生命健康等产业;在义东北智能显示材料“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义西南绿色动力“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两翼分别重点发展LED光伏等信息光电及电子产业和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在大陈前山新时尚产业园、上溪大健康产业园、江东青口新电商产业园三组团,聚焦义乌传统小商品制造业、电商设计物流等传统优势产业布局传统产业提升的新智造基地。整合后义乌经开区的信息光电、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芯片及智能终端、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彰显出蓬勃之势,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有竞争力和影响力、技术水平领先的领跑产业集群,传统产业也稳步转型提升。
“一主两翼三园”正犹如一只三足金乌展翅腾飞,搏击长空。
经开区整合以来,仅2021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8个,协议总投资约63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100亿以上项目2个,涉及新能源光伏、高端芯片、医疗器材和新材料等多个领域。推动爱旭新世代、天合二期等7个项目入选2021年第一批省重大产业项目,爱旭六期、彩易达、宏禧科技等15个项目开工建设,爱旭科技四五期、天合光能二期、东方日升二期、威克新材料一期、卓然包材等9个项目实现投产,为义乌工业发展不断注入前行动力。
在《2020年度浙江省经济开发区综合考评报告》中,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第8名,较2019年考评前进2位,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02“3+2+X” 奔跑迈进
铸造高能级产业集群
近年来,经开区坚持项目为王,围绕“引进一个大项目、形成一个大产业、打造一个新的高端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中生有打造了省级新型智能显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和省级特色小镇绿色动力小镇。基本形成了新能源光伏、汽车及装备制造和半导体发光显示三大标志性主导产业集群,并着力培育着高端芯片、生命健康(医疗器械)两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新能源光伏领域,引进爱旭太阳能项目后,又陆续落地了一批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光伏产业“滚雪球”效应逐步显现,形成了集聚光伏组件全球排名最前列的晶澳、天合、晶科和东方日升,以及光伏电池领军企业爱旭的千亿产业集群,并相继引入晖朗、卓然、九洲、江海实业、威克新材料等一批光伏配套企业,推动光伏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在汽车及装备制造领域,引进了世界500强吉利集团的发动机、新能源整车、专用混动变速器等项目以及赵龙特种车、世宝方向机等项目,绿色动力小镇规模渐成,行业领先的动力生产基地在义西南拔地而起。
在半导体显示产业领域,在全球第二大LED芯片生产商华灿光电项目落地后,又相继迎来了下游的国内领先LED封测生产商瑞丰光电、LED综合制造商木林森等企业、OLED领域领先企业清越光电和小间距LED显示屏生产企业彩易达,形成了LED全产业链,并积极向新型显示领域升级拓展。
在芯片传感器产业领域,落地了滤波器、碳化硅功率芯片等项目,启动规划芯片小镇,建成了芯片产业园,并已有4家半导体企业入驻。
在生命健康(医疗器械)领域,引进了安诺优达、中科新生命等项目。
产业集群为义乌的发展提供着强劲的动能。2021年,义乌经开区仅招引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05.63亿元,同比增长172.81%,推动义乌数字经济核心、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1.3%、123.7%、107.2%和71.9%,并迎来了晶科、天合、晶澳、爱旭4家企业年产值破百亿,实现义乌百亿企业从零到四的跨越。
同时,义乌经开区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产业集群也逐渐反哺释放出创新动能。经开区主动融入G60科创走廊建设,被认定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信息光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省级创建名单。华灿光电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院获批省重点实验室,已获各类专利400多件,稳居行业领先水平。投资7亿元的全球光伏联合创新中心正式建成投用,已入驻9家全球知名光伏产业链企业和3家著名高校,成功创建省级企业研究院,力争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成为全球光伏行业最强大脑。
近些年,经开区成功建成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园、全球光电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义乌高层次人才创业园等一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截至2021年,已集聚各类科创服务平台和企业研发机构32家、院士工作站4家、博士后工作站5家,引进博士以上人才300余人,其中院士11名,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63名。诞生了“雷神动力”DHT pro变速器、Mini LED芯片、Micro LED芯片、ABC电池等先进产品。
03“1+1+1+1” 四轮驱动
营造高水平营商环境
近年来,义乌经开区积极全力打造“三服务”2.0版,在服务、数字化、开放、产城融合等方面精心耕耘,为企业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
一是服务驱动。推出了“一对一”服务、分管领导专题服务、协调部门组团服务等举措。在项目前期,全力奔跑代办,帮助企业完成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项目备案、增资、林地报批、土地征收社会风险评估、地质灾害评估及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等项目前期工作。在落地过程中,协助企业开展项目用地出让、厂房租赁装修、用水用电保障、项目融资等工作,推动项目尽快开工、投产。
爱旭太阳能、瑞丰光电、晶澳科技、清越光电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都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其中,晶科能源项目一期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不到90天时间;晶澳科技项目仅用142天就建成了全球最大光伏智能单体车间;天合光能仅用时112天就完成一期4GW基建和设备进场,用了99天完成二期4GW的建成投产。在投产后,经开区坚持继续跟踪服务好项目,举办了光电光伏专场校企合作对接会,带领企业赴河南、云南等地帮助招工等多种途径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用工难题;及时帮助爱旭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解决2000多名员工住宿问题;在苏溪核心区快速建成2.5万平方米临时停车场,有效解决停车难和交通拥堵问题;开通定制公交,方便员工出行;协调教育局帮助企业解决子女入学、转学事宜。
二是数字驱动。义乌经开区推进项目管理服务系统开发,在迈向项目数字化管理的同时,部署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建设,加快“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发展布局,加快数字赋能传统产业,积极支持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在义乌晶澳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单体厂房,一个车间就有14条产线,面积相当于原来的三倍,在车间里走一圈将近一公里。25℃恒温,60%恒湿,不同形状的机械臂不断重复地抓取、翻转、移动等动作,在自动化车间里不时有AGV搬运货物,工厂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智能规划、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最终实现基于订单的“7天交付全流程可视”。
在天合光能的“超级工厂”,智能化也无处不在。有目前全行业最先进的高速焊接机,每小时产出4000片。工厂通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全自动视觉检验的设备,可直接检测产品的瑕疵情况,有效提升检测效率,降低逃逸率。相比以往的车间,天合光能的全自动化车间每GW减少了约25%的工作人员。
在吉利DHT超现代“微米工厂”,采用了“微米级”精度制造和“微米级”管理系统,实现对零部件几微米的误差精度控制(一根头发的直径是60微米左右)。DHT智能微米工厂目前生产设备117套,关键设备均采用国际顶级配置,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具备年产30万台变速器的生产能力。
三是开放驱动。2020年8月,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正式落地,义乌经开区部分区域纳入实施范围。经开区作为开放的高地,紧抓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机遇,共享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借助“一带一路”东风,推动“义新欧”吉利号和义乌-宁波舟山港“光伏号”海铁联运专列常态化发运,汽笛阵阵,实现义乌高端制造翻山越岭、飘洋过海、迈向世界,驱动经开区制造业出口蓬勃向上。“一对一”定制化服务,也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并提高出货效率,助力企业以更高效的方式参与全球贸易竞争。同时,积极加大外资招引力度,连续落地了正大、君堡、琦富瑞、卡游等一批外资项目,经开区也在浙江省国家级开发区考评中连续六年被评为对外贸易先进开发区。
四是配套驱动。经开区积极推动省级美丽园区、省级低碳园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创建工作,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建成总部经济园、万达广场、文化广场等高端楼盘汇集的中心区;集聚高端楼盘、育才学校、儿童公园的江湾明珠。
按照“三生融合”的理念,在义东北新型智能显示材料“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和义西南绿色动力小镇,着力打造集产业、人居、商业、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千亿级特色小镇。围绕“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成六纵十一横的主路网,正式投用运营集供水、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等功能的苏福水厂和武德水厂,有效保障了企业用排水需求;高标准建成智汇大厦等重大产业项目配套住房项目,加快建设人才社区、高新区小学,出台重大产业项目配套住房团购实施办法,帮助企业人才实现在义安居梦想。
在绿色动力小镇,邻里中心、状元里小学、酒店相继投用,后龙湖公园、廊道公园、窑址公园等绿地环绕,集吉家人才公寓、会展中心、商业街区一体的盘塘区块陆续开发,小镇功能愈发完善。一幅宜居宜业、产城融合、蓬勃发展的经开区蓝图已跃然义乌大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