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正在全国高校开展。29岁的重庆大学博士生李凯霖历经十年研发的新型硅肥迎来了产业化的关键阶段。为了能将这项科技成果推向市场,李凯霖和同校硕士生丁杰航作为所在研究团队的联合创始人,共同申报了“硅根结蒂”项目参加本届创新创业大赛。
“硅根结蒂”项目是李凯霖和所在团队研发的一种新型硅肥,这种名为“硅根结蒂一号”的新型硅肥硅含量为同类产品的2倍,重金属吸附率超80%,最高能够实现增产16.4%,同时还具有粮食增产和土壤修复的双重效果。实验室、试验盆栽、试验田、示范田,李凯霖和团队成员在导师的支持下,一步一个脚印地攻克了一个个难关。目前该项目已经进行到中试阶段,在经过充分验证和精细调整使用方法之后,将会进行规模化生产。
李凯霖希望能够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不断研发出更好、更环保的新型肥料,让更多农民受益。(刘潺)
6月15日,李凯霖(左)和丁杰航在重庆梁平区的示范田里插标牌。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6月15日,李凯霖(左)和丁杰航在重庆梁平区的试验田里取样。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6月15日,丁杰航在重庆梁平区的试验田里取样。新华社记者 刘潺摄
6月15日,李凯霖(左)和团队成员赵歆怡(中)在重庆梁平区的试验田里和负责日常管护的老乡交流。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6月15日,李凯霖在重庆梁平区的梁平柚试验果园内记录挂果情况。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6月15日,李凯霖(前左)在重庆梁平区的梁平柚试验果园内,向果园的负责人了解使用新型硅肥后的变化。新华社记者 刘潺摄
6月17日,在重庆大学的实验室内,李凯霖(右)和团队成员进行新型硅肥研究实验。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6月17日,在重庆大学的实验室内,李凯霖(右)和团队成员进行新型硅肥研究实验。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6月17日,在重庆大学的实验室内,李凯霖(右)和丁杰航进行技术交流。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6月17日,在重庆大学的实验室内,李凯霖展示他们研制的新型硅肥成品。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6月17日,在重庆大学的实验室内,李凯霖(左)和团队成员进行新型硅肥研究实验。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