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6月14日下午宣布,自当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90元和375元。
这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年内第10次上调,部分地区最高油价更首破10元/升。这两个“10”在全球通胀愈演愈烈、石油地缘格局出现重大嬗变的当下,格外引人瞩目。
短短半年内,国内成品油价格已连续调涨了10次,这在新中国历史上可能绝无仅有。据业内机构卓创资讯独家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3月26日新版定价机制实施以来,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未有过半年内10次上涨的前例,最多只有过9次上涨。在202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期间,国内油价曾出现9次上涨,且不是连续上调,其间伴随下调与搁浅。
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角度看,目前间隔10个工作日的调价频率无疑更符合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但对消费者来说,调价频率快了之后,成品油对原油价格上涨的传导也更迅速,受高油价的影响也更显著。
本轮调价后,国内92号汽油全面进入“9元时代”,部分地区95号汽油则正式迈入“10元时代”,甚至有少数地区的95号汽油突破11元/升,如海南调价后92号汽油最高零售价为10.43元/升,95号汽油为11.1元/升。
对一些开了二三十年车的“老司机”来说,每升10元以上的油价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一些车主慨叹:“加一箱油,够买一台自行车,加五箱油,能买一台电动车。”
对广大“开车族”和物流运输等用油单位来说,高油价意味着成本更高,但也会倒逼更多人购买使用成本低廉的新能源车。
而对以石油央企为主的国家能源保供体系而言,高油价意味着进口原油的负担更重,能源安全进一步受到威胁。
作为一个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的国家,中国还是需要对未来油价的进一步攀升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有必要广开“油路”,从全球寻找更多原油进口渠道,以避免部分产油国投高油价之机行取巧之事。
其次,有必要加快打造能源定价中心,让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地位真正凸显。毕竟,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石油最终要退出能源的舞台中心。每天进口超过1000万桶原油的中国应抓紧利用这一契机,切换身份,参与治理,真正掌握石油市场的话语权。
最后,有必要对国内包括交通、运输、农业、渔业、基建等开支负担明显增加的下游用户做好“托底”准备,同时继续大力推广新能源,让能源转型率先在中国开花结果。
相信,等到新能源站上中国能源舞台中心的那一刻,油价将不再是我们焦虑的话题,几代人引颈而望的能源独立也将最终实现。(上海证券报记者 陈其珏 朱绍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