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海水国鱼”的回归密码

   2022-06-20 宁波市科技局
37
核心提示:射灯一开,饵料抛撒,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科技创新基地的水池瞬间“沸腾”。上万条体长约5厘米的大黄鱼

射灯一开,饵料抛撒,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科技创新基地的水池瞬间“沸腾”。上万条体长约5厘米的大黄鱼鱼苗纷纷探头,有的还在水面上弹跳。

“这批是我们基于大黄鱼‘甬岱1号’培育的耐低氧大黄鱼子二代鱼苗,已经快四个月大了。6月底,我们将用低氧胁迫的方式筛选出其中的5%,作为新的鱼爸爸、鱼妈妈,进一步强化耐低氧这一优良特性,并传递给后代。”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科研人员沈伟良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素有“海水国鱼”美称的大黄鱼,曾位居我国四大海产之首。然而,由于滥捕等多种因素,20世纪70年代末,浙江的大黄鱼资源基本枯竭,成了餐桌上的奢侈品。所幸,随着近年来养殖技术和病害应对举措日渐成熟,大黄鱼以亲民的价格重新回到市民的餐桌。这场“盛大回归”的背后,是科研团队长达15年的坚守。

“虽然宁波大黄鱼养殖量不到全国的1%,但高品质大黄鱼的一些关键养殖技术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副院长、科技特派团队成员吴雄飞表示。让岱衢族大黄鱼以亲民的价格重回市民餐桌,采捕、保活、驯化等各个环节没有一个门槛能够轻松跨越。2007年开始,吴雄飞带领科技特派团队,以从岱衢洋采捕的野生大黄鱼为基础群体,以生长速度和体形为目标性状开展研究。团队采用群体选育技术,先后突破岱衢族野生大黄鱼采捕、保活、驯化与繁育、种质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育性状数字化测定与评估、雌核发育系培育等多项关键技术。经过对岱衢族野生大黄鱼连续5代选育,“甬岱1号”新品种诞生了。

十多年研究取得的这项成果不可谓不丰硕——大黄鱼“甬岱1号”体形匀称优美,与未经选育的大黄鱼相比,生长速度提高了16.36%,具有更高的抗病性、存活率和优品率。“耐低氧性状就是当下我们最重要的科研方向。2017年启动研究,2019年第一代耐低氧大黄鱼诞生,如今水池中的5万尾鱼苗是第二代耐低氧大黄鱼。”沈伟良说。探索耐低氧性状,是大黄鱼深远海及设施化高密度养殖的必经之路。记者了解到,大黄鱼喜集群生活,遇到台风等导致的剧烈环境波动,会自主地发生避险行为——扎堆聚集,导致聚集中心区缺氧。如果恶劣天气持续时间较长,低氧损伤将导致鱼群免疫力下降,进而产生病害,最终影响整个鱼群的健康。“我们选择耐低氧能力强的个体作为亲本进行培育,希望通过四代左右的选择,把这个大黄鱼耐低氧新品系的低氧耐受能力提高10%以上,有效解决大黄鱼的产业化养殖难题。”沈伟良说。

四代大黄鱼繁殖,需要近十年的坚守。接下来的这几年,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将一如既往地陪伴鱼群产卵、孵化、成长。据了解,目前,岱衢族大黄鱼养殖产业提升关键技术创新成果已在浙江、福建的7个大黄鱼主产区(县)规模化应用。这7个大黄鱼主产区(县)近3年项目直接关联繁育岱衢族大黄鱼和“甬岱1号”优质健康苗种4.49亿尾,养殖高品质大黄鱼6776.7吨,新增产值7.87亿元,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来源:宁波市科技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