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油价每升超10元意味着什么

   2022-06-23 经济日报
46
核心提示:高油价将加速可再生能源替代,将让煤炭的角色重新被认识。在推动煤炭消费减量的同时,应加快实施煤电机组灵

高油价将加速可再生能源替代,将让煤炭的角色重新被认识。在推动煤炭消费减量的同时,应加快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

6月14日24时,国内成品油迎来今年第11轮调价。调整后,国内92号汽油全面进入“9元时代”,部分地区95号汽油正式迈入“10元时代”,刷新了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历史纪录。以当前紧张的国际原油供需形势和历史经验来看,油价仍将在不短的时间内保持高位运行。

石油是现代工业之母,是当今世界头号能源。除了提炼成品油作为燃料广泛使用,石油还是化工行业的基础,为塑料、化肥、化妆品、药品和纺织品等产品提供原料。可以说,石油已经渗透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价格大幅波动势必会给生活带来影响。高油价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并重塑相关产业?

高油价让汽车电动化进一步提速,从而推进低碳生活。油价涨跌与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是乘用车,今年以来,每次油价上调,加满一箱油往往需要多掏十几元。面对不断上涨的汽油柴油价格,网友们纷纷表示,“已经不敢踩油门了”。高油价会直接抑制汽油车需求,历史上三次石油危机期间,全球汽车销量均出现大幅下滑,并推高节油小型车的销量。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产能提升,人们有了新的选择。高企的油价进一步拉大了燃油车与电动汽车使用成本的差距,让更多原本处于摇摆状态的消费者站队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快速增长,是当前我国车市最大的亮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5个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同比均增长1倍,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26.3%,再创历史新高。如果油价高烧不退,电动车还将继续蚕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

高油价将加速可再生能源替代。历史反复证明,每一次油价高涨,都会加快替代能源的发展,减少社会经济对石油的过度依赖。高油价下,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为了减少对单一能源品种的过度依赖,纷纷实行新的能源政策,努力开发不同的能源品种,丰富国内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根据bp能源统计年鉴,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的1973年,石油约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50%,历经数次油价上涨后,这一比例逐渐缩减到2020年的近30%。此轮油价上涨再次倒逼主要国家加快能源转型步伐。近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项全新的行动方案,将欧盟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从占能源供应的40%增加到45%,并加速可再生能源项目批准流程。

“缺油少气”是我国基本国情。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以上,且未来增产空间有限。要化解这一能源安全的关键掣肘,必须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时期是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期、攻坚期,要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大力推动新时代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着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健全完善有利于全社会共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坚强保障。并以清洁能源体系为基础,引导产业向低能耗、高技术方向发展,逐步降低石油在产业经济中的比重。

高油价将让煤炭的角色重新被认识。有一个普遍观点,煤炭燃烧是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来源之一,使用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比石油高30%,比天然气高70%,被欧洲人称为“恶魔的粪便”。但有意思的是,人类从木柴时代向煤炭时代转型时,煤炭曾经被认为是一种清洁能源,因为相比木材的燃烧,煤炭带来的污染更少。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煤炭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可以被清洁利用的能源产品。高油价下,欧洲多个国家重启煤炭发电以应对能源短缺。欧盟委员会表示,“一些现有煤炭产能的使用时间可能比最初预期的要长”。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减煤速度过快、力度过大,将削弱煤炭对保障能源体系安全运转的“托底保供”作用。在合理有序推动煤炭消费减量的同时,应推动煤电机组节能提效升级和清洁化利用、开展煤电机组供热改造,并加快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同时,适度推进以煤制油、煤制烯烃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发展,逐步推动煤化工产品走向高端化、高值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对高油价的对冲。 (作者 王轶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