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北京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凝聚部市、央地以及全社会力量,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以中关村示范区为主阵地,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
创新成果 竞相涌现
鼠标轻轻一点,被命名为Alice的发送端开始把照片传出,经过100公里的光纤,名为Bob的接收端很快就收到了照片。这是近日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量子直接通信团队演示的场景。
今年4月,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龙桂鲁领衔的量子直接通信团队,设计和实现了一种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通信距离达到100公里,是当前世界最长的量子直接通信距离。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累计投放氢燃料电池接驳车辆超千辆。其中,搭载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车辆有724辆,累计运营里程近260万公里,实现减碳2200余吨,为绿色冬奥、科技冬奥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北京取得的代表性科技成果。回顾过去五年的成就,这样的成果还有很多:马约拉纳任意子、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天机芯、“悟道”人工智能大模型、“长安链”等,这些世界级的重大原创成果,彰显了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综合实力。
五年成就 硕果辉煌
五年来,北京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不断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围绕未来技术和前瞻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北京“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十四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支持开展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自主探索。
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超过了纽约、柏林等国际知名创新城市,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从2016年的14.2%提升至2020年16%。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奖项占全国30%左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实现翻番。
五年来,北京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支撑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显著增强。出台支持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办法,建设量子、脑科学、人工智能、应用数学等领域全新体制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十三五”期间北京地区单位牵头承担的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覆盖全部民口专项,立项数量和经费投入均居全国首位。
布局12个超算中心、46台全球算力500强的超级计算机以及凤凰工程、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19个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科研平台。发布三批90项重大应用场景,项目总金额约196亿元。实施科技冬奥专项,200多项新技术在冬奥会应用。
五年来,北京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对北京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发布高精尖产业“10+3”政策、中关村示范区“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推进高新企业发展“三大工程”、科技服务业“双百”工程和创投集聚区建设,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双发动机”。2021年,人工智能相关产值规模达2070亿元,是2016年的2.3倍;医药健康产业全部企业营业收入为4760.5亿元,同比增长116.7%。设立规模30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
打造“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一区十六园”主阵地,“三城一区”以不足6%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GDP的1/3。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8.3万亿元,同比增长14.9%,连续五年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五年来,北京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科技支撑疫情防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建立“战时”机制,出台加强新冠肺炎科技攻关的10条政策,组织优势力量开展疫苗、诊断试剂、药物研发攻关,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新材料等技术应用,科技抗疫跑出“北京速度”。本市研发的5款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科兴、中生两款灭活疫苗全球供应超50亿剂;国内首个唯一的中和抗体药物获批上市并纳入第九版诊疗方案;17个诊断试剂和设备获批上市,覆盖核酸、抗体、抗原类检测方法。支持开发了AI影像辅助诊断产品、新冠肺炎线上医生咨询平台等新产品。
五年来,北京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服务激发创新活力,创新生态环境优化显著增强。发挥中关村示范区改革“试验田”作用,先行先试并推广一批改革政策辐射全国。《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经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实施。出台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基础研究支出加计扣除、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分期缴纳、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企业、保险公司开展科技保险业务等政策,支持科技创新,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颁布《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制定打通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堵点若干政策措施。加强科技成果供需对接,牵头建设北京市科技成果信息系统。组织开展科技直通车、中关村“火花”系列等对接路演活动,推介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所等单位高精尖科技成果超过1000项。2021年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7005.7亿元,较2017年增长56.2%(4485.3亿元),年均增速11.8%。
制定实施科研经费28条、“科创30条”等政策措施,探索形成“揭榜挂帅”、科研经费包干制等改革新举措。其中,简化预算编制、提高间接费用比例等14条政策,被吸收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号)之中。
制定实施“人才五年行动计划”“‘十四五’科创中心建设人才支撑保障行动计划”,落实中关村国际人才20条出入境政策和20条新政,集聚培养一批战略科技领军人才。
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中关村论坛升级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目前,北京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形成诸多先发优势:《自然》集团牵头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显示,北京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位列第4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中心指数2021》显示,北京科技产出能力在全球顶尖科技创新集群中排名第3位;在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1”榜单中,北京连续4年蝉联全球科研城市首位。北京研发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数量居全球主要科技创新中心前列,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以创新经济为标志的创新高地迅速崛起。
发挥优势 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下一步,北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辞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更好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一是全力抓好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政策落地。逐项细化改革举措,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争取早落地早见效。推动有条件的改革措施在城市副中心落地实施。加强主动对接服务,把政策供给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让企业、园区受益。
二是全面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办好国家实验室,加紧开展科研攻关,力争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果。加快建设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研发平台开工建设,研究设施平台开放共享机制,形成协同创新效应。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在京创新发展。发挥各类创新主体作用,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共性技术平台和创新联合体,推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更多“从0到1”突破。
三是加快建设中关村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进一步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发挥创新生态优势,拓展更多创新空间,推动人工智能、空天、区块链等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突破怀柔科学城,推进国家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先导区建设,做好“科学+城”文章。进一步搞活未来科学城,强化东西联动,努力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进一步升级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打造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推进顺义区加快建设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大力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一区”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项目。加快中关村示范区“一区多园”统筹发展,制定并实施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行动计划。
四是加强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制定实施《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支持企业与在京高校院所、创投机构等共建特色研究院、交叉学科实验室,培养急需紧缺人才。持续打造北京学者、科技新星等人才品牌项目,加大优秀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资助力度。实施北京市建设一流大学群体“十项行动计划”。用好用活各类人才,研究建立“揭榜挂帅”等公平竞争遴选机制。
五是强化开放创新。以更高标准做好2022中关村论坛筹办工作,争取更多务实成果,提升论坛影响力,优化常态化办会机制,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支持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等建设,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