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通报的对江苏省推进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名单中,吴江在五个方面表现突出,分别进入激励名单,其中的一项是“推进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成效明显”。
近年来,开发区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全省经济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促进吴江开发区加大创新创业力度,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扩大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2021年,吴江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在全省、全国考评中分别列第6位和第29位,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吴江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30年来,吴江开发区不断强化改革推动、产业带动、创新驱动,聚焦服务大局、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为吴江乃至苏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优化产业布局
促进经济行稳致远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江开发区是吴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1年,吴江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区比重近30%,工业总产值占比近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四分之一左右,注册外资、到账外资占比均在50%左右,进出口总额占比超过70%。
“吴江开发区之所以能够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高歌猛进,得益于高起点谋划产业布局。”吴江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30年的创业发展过程中,吴江开发区不断根据实际,积极谋划产业布局,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如今,电子信息产业仍为吴江开发区的第一大产业,产业比重达55%。装备制造业近年来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迅速成长为吴江开发区又一支柱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民生消费品“2+4”产业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产业结构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针对自身产业规划和特点,培育了一批高成长、新地标的民营企业。迈为股份成为吴江开发区自主培育的主板“第一股”,博众精工、赛伍股份等土生土长的企业,已逐渐成长为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中达、瑞仪等支撑吴江开发区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的老牌台资企业,则通过不断“自我革命”,借助智能工业实现产品快速转型,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良好的产业生态催生了积极向上的发展动能,开发区增资扩产潮流不断涌现。
去年,开发区分别制定了招商引资、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电子信息、光电通信、智能装备三大“强”制造业集群,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新”制造业集群,着力打造高端商务服务、数字赋能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现代商贸服务、文创旅游服务五大“特”色服务业集群。
释放发展新动能
抢占科技创新“智高点”
去年7月,青禾创客中心在吴江开发区开园。该中心是吴江开发区为科创人才项目蓬勃发展精心筑的“巢”。它除了为已有科创类企业提供更好的载体空间和服务,还能吸引更多优质科创人才及项目到吴江开发区落户。开园当天,青禾创客中心签约企业20多家,大多为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类科创型企业。
向原始创新、核心技术要生产力,吴江深谙此道。早在2007年,吴江开发区就成立了科技创业园,鼓励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前来创新创业,助力实现从“吴江制造”向“吴江创造”转化。科技创业园成立15年来,清华汽研院、同立方、清研创业谷等一大批高质量的科创载体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并相继培育出迈为、赛伍、博众、微康、绿控、近岸蛋白、朗开等一批高科技企业。截至目前,吴江开发区拥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类机构88家,苏州市级技术中心86家、设计中心13家。
要抢占“智”高点,就得抓对每一个时机,选准每一条赛道。2021年,吴江开发区开启了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明确了年度完成“350个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项目”和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的任务目标。吴江开发区还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之路,通过出台高质量发展产业扶持政策,引领中小企业从粗放发展向“专精特新”发展转变,将营业收入高、营收增长率好的高新技术企业纳入“专精特新”储备库。
“充分运用‘智改数转’与‘专精特新’两种方式培育,加速推动更多细分行业‘单打冠军’成长为行业‘小巨人’,有力促进了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吴江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高站位抢抓机遇
产城融合步伐“大提速”
城无产不兴,产无城不立。
吴江开发区深知,要破题起势、全面崛起,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必须正视发展中出现的不足,产城融合之路势在必行。为此,开发区主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以“三区一带一谷”为重点,高标准谋划“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花港湾片区、云梨路总部经济集聚区、同里农文旅融合发展区、大运河文化带、南苏州智造谷的建设,“产城融合”的大幕正式拉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吴江开发区抢抓机遇,不断完善路网结构,加快融入苏州、对接上海。充分利用开放型经济体制综合试点的优势,主动对接周边,有序优选承接经济能量梯级转移,着力打造产业优势突出、发展质效领先、人居环境优越的现代化科技新园区。与此同时,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吴江开发区,不断厚植绿色生态、水乡文化底色,实现了由产向城、产城融合的完美蝶变。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