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自治区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种业与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实施情况

   2022-07-11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37
核心提示:7月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自治区种业与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实施情况,自治区科技

7月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自治区种业与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实施情况,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于潍进行主题发布,自治区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现场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种业振兴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决策部署,2022年自治区在种业和双碳领域先后启动了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旨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全面提升自治区种业、双碳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助推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自治区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提供战略支撑。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自治区科技厅采取“揭榜挂帅”新型科研组织管理方式组织实施了种业和双碳两大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以强化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引导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建立健全以问题、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融合的现代种业和双碳科技创新体系。

针对当前我区种业创新存在自主品种占比不高、研发投入不足、研究选育与生产脱节等突出短板,以及关键核心育种技术受制于人,重点产业核心种源长期依赖进口,地方濒危、珍稀种质资源消失风险加剧等突出问题,围绕草种业、奶牛、肉牛、肉羊、马铃薯以及杂粮、蔬菜、向日葵、甜菜等重点领域强化“5+N”种业创新战略布局,聚焦主导品种、特色品种及产业关键问题,启动实施种业振兴“揭榜挂帅”行动。在广泛征集全区种业创新需求的基础上,在“5+N”领域形成了首批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重点方向,并依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实施办法》,组织专家反复凝练提升出12项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技术榜单,面向全国张榜招贤。最终收到来自19家创新联合体的21个揭榜方案,根据专家论证,在12个榜单方向最终确定14个项目,当年财政资金安排7300万元,目前项目资金任务正在陆续下达。

针对我区碳中和碳达峰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的实际,重点围绕新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传统优势产业节能降碳3大方向,启动实施自治区“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在广泛征集、充分调研、反复论证我区“双碳”重点产业领域技术难点、堵点的基础上,凝练形成了首批12项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技术榜单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截至6月20日揭榜截止日,共收到25家创新联合体提交的揭榜方案,经专家评审论证,在11个榜单方向最终确定12个项目,支持经费1.49亿元。目前,项目已公示结束,即将下达任务和资金。

区别于首批启动的自治区技术攻关类“揭榜挂帅”项目,2022年种业、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呈现出出榜机制新、揭榜主体新、研发投入带动效应明显等特点,同时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构建企业主导的融通创新生态。首次在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中导入“赛马制”,这也是继“揭榜挂帅”制后,我区推进重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机制改革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受种业、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牵引,我区目前已组建备案创新联合体52家,累计吸纳区内外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384家,这些创新联合体内已建成相关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208个,自治区创新平台306个,研发团队总人数达到2103人,双碳项目成功吸引到中科院李灿院士在内的24位首席科学家参与揭榜,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资源集聚效应。据测算,首批启动的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预计将撬动社会资本投入6.2亿元以上,首批启动的双碳领域“揭榜挂帅”项目预计将带动企业投入超过6.7亿元。

下一步,自治区科技厅将积极发挥“揭榜挂帅”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与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组织实施好种业和双碳 “揭榜挂帅”专项行动各项任务,建立科学、多维的评价激励体系,为揭榜企业、科研团队落实好各类科技政策,在重点领域形成“揭榜挂帅”常态化工作机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