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宝山科创生态圈指南正式发布!建生态、强功能、助力北转型

   2022-06-30 上海科技
36
核心提示:“一核一带”大学科技园集群、“科创之河”勾联南大、吴淞重点转型板块,产业化延伸至三大特色产业园形成科

“一核一带”大学科技园集群、“科创之河”勾联南大、吴淞重点转型板块,产业化延伸至三大特色产业园形成科创空间整体布局联动。


1-1.jpg

近日,宝山科创生态圈指南正式发布,指南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全链条,构建空间生态、新型研发、金融支持、营商服务、科技服务、数字赋能六大支撑体系,打造宝山特色的B-link科创生态圈。这份指南有哪些亮点?


  亮点1 优化空间生态体系


1-2.jpg

遵循科技成果转化规律,优化空间生态体系。依据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加速—产业化发展规律,构建东有“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带”、西有“环上大科技创新核”的大学科技园集群布局;中试、加速延伸至南大、吴淞重点转型板块,以“科创之河”勾联;产业化延伸至三大特色产业园,形成科创空间整体布局联动效应。


  亮点2 构建新型研发体系


1-3.png

瞄准成果转化“塔尖重器”,构建新型研发体系。围绕三大产业方向,推进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或公共技术平台,搭建平台与三大特色产业园的联动机制,增强“科创引领北转型”的引擎动能。加快建设石墨烯、智慧诊断、新能源关键材料、新药研发与转化等市区两级功能型平台。支持企业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在全球范围征集技术解决方案,协同推进技术攻关。


  亮点3 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1-4.jpg

立足企业发展需求,完善金融支持体系。遵循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特点,早期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先投后股”创新试点政策、长三角国创中心“拨投结合”政策、银基保“贷投保联动”多元化支持模式,中期配套科创母基金、专项子基金,帮助对接基金生态圈伙伴,提升市场募资能力,中后期南大科创金融服务中心跨前提供上市辅导,提升上市效率。全流程中政府、市场接力组合,赋能科技型企业从一颗小苗长成苍天大树。


  亮点4 优化营商服务体系


1-5.png

强化政策激励作用,优化营商服务体系。从国家科技部专项政策、市区联动专项政策到宝山科创“30条”、《环上大科技园专项政策》等,多级政策精准聚焦成果转化、人才引进、金融支持等领域,以叠加效应满足企业服务需求。


  亮点5 培育科技服务体系


1-6.png

推行科技集成服务,培育科技服务体系。聚焦公共服务领域,引进培育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机构,为创业团队和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评估、知识产权、法律财务和投融资等专业化、集成化服务。


  亮点6 打造数字赋能体系


1-7.png

打响“数字科创”战略,打造数字赋能体系。线下宝山数字科创港落位科创之河,线上建设B-link“科创宝”。全面开放宝山科创要素与资源,构架企业“需求端”、高校“成果端”、中介“服务端”、政策“供给端”之间的桥梁。建设B-link宝山云·科创会客厅,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云展台、科技企业赋能云基地和交互云平台、重大科创活动云空间、科普人文云讲堂。


1-8.jpg

1-9.jpg


1-10.jpg

2022年6月,市政府出台《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宝山区构筑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打造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化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和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作为“北转型”重点区域之一的环上大地区,重点聚焦大学科技园集群建设,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路径,带动区域新兴产业升级,为“北转型”增添动能与引擎。


自2020年底以来,新建环上大科技园、宝山复旦科创中心、上海北大科技园等多家以国内外知名高校为依托的科技园区集群,成果转化新动能不断蓄势,创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园区孵化和产业转化能力持续提升。


1-11.png

大学科技园建设已经起势,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竞相迸发,各方资源集聚也跑出加速度,B-link科创生态圈的建设使科创宝山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