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安徽新闻联播】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小身板”创造“大能量”

   2022-06-27 安徽新闻联播
43
核心提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发挥着窗口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今年以来,安徽以项目促发展,以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发挥着窗口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今年以来,安徽以项目促发展,以创新优环境,不断招引和培育优质项目团队落户高新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推动高新区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领航前行。

记者 章政:我现在是在合肥创新产业园内的科创中光公司,我们看到的这两款产品都是企业自主研发的安徽省激光遥感探测首台套设备——颗粒物激光雷达和臭氧激光雷达,这样的一束光打入空气之中一秒时间内就能精准捕捉到5到8公里范围内污染源的位置,分析出大气中污染物成分和分部情况,目前这些产品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份得到应用。

从一家只有几个人的初创企业,发展成为获得安徽省首台套资质并实现2个亿年产值的公司,这背后离不开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创新土壤的培养,科创中光作为科技型初创企业具有规模小、轻资产的特点,研发初期急需资金投入,在企业几乎不盈利的头几年,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的“青创资金”为他们提供了最强大的支撑。

安徽科创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曹开法:当时这个企业没有固定资产,当时的销售规模也是非常小,获得银行的贷款还是比较困难的,通过产业园青创贷这个资源,产业园作一个保障,打破了银行贷款的一个壁垒,它提供了我们大概2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

合肥高创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田宝亮:我们累计支持的项目已经超过1600个,这1600个项目里面90%的企业是获得的首贷,企业不需要提供任何的担保和抵押,银行授信最高做到150万元(纯信用贷款),提供相应的抵押物,评估放大以后可以最大额度做到300万元。

围绕科技创新这一“栽树工程”,合肥高新区不仅联合各家金融机构共同打造了十几项创新金融产品,集聚了2500多亿元各类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发展,还立足自身产业特色,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搭建了集成电路检测平台、数字经济支撑平台等多家公共服务平台助力企业研发,围绕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龙头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去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家,总数接近2000家。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吕长富:我们每年开展雏鹰企业培育、瞪羚企业培育、独角兽企业培育,就是一个梯度培育体系,去年遴选各类高成长企业700多家,集聚一大批有技术含量的、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的、有高端的团队支撑的这样的一些中小项目。

牢牢把握创新这个发展的核心动力,以合肥高新区为代表的全省高新区不断完善双创生态,目前安徽20家高新区建有全省50%以上的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集聚全省1/3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区不仅是创新创业首选平台,也是新兴产业的集聚地,通过不断吸引技术、人才、平台、资本等要素流入,全省超4成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项目都落户在高新区。合肥新站高新区围绕新型显示产业集聚京东方、维信诺、康宁等一批领军企业,获评国家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第一名;芜湖高新区围绕奇瑞新能源、商用车“双龙头”,联动发展关键零部件、汽车电子、氢能产业,建成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特色产业园;滁州高新区形成了以仪表仪器、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集聚各类企业近2000家,前不久被正式批复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滁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管委会 副主任 张文杰:我们将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新区金字招牌,聚焦大项目,集聚大产业,今年以来招引百亿项目3个,集聚了以天康集团为龙头的仪表仪器企业56家,正在申报全省仪器仪表重大新兴产业基地。

为持续发挥高新区作为经济主战场、引领发展主引擎的关键作用,安徽省持续实施《关于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等方面多点发力,不断激发高新区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去年,全省20家高新区营业收入破两万亿元,拥有发明专利占全省有效发明专利的38%。

安徽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 负责人 薛军:目前我省高新区发展动能强劲,全省目前拥有20家高新区,实现了16个市的全覆盖,以占全省不到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省1/7的生产总值,超过1/4的税收收入,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记者 章政 仲杰 魏炯 郭芹 王舒鹏 俞登文 陈明)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