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都发展贡献科创力量,北京的创新主体正蓄力前行。7月5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举办的中关村创新创业主体和两新组织学习市党代会精神座谈会上,来自小米、兆易创新、柏惠维康、中科创星、北京工业大学等企业、机构和组织的相关负责人就学习落实党代会精神展开交流,畅谈各自在科创领域作出进一步突破的最新工作计划。
党代会报告中,北京过去五年高质量发展的成绩斐然,不少企业代表表示深有体会。从十几人的初创团队,成长为创造了4万多个工作岗位、连续三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的科技领军企业,小米集团的高速成长令人惊叹。小米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王海华感叹:“这一切都离不开北京市对我们创新发展的支持。”她说,北京创建的“服务包”和“服务管家”制度,让政策服务直达企业,激发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而小米正是相关政策的受益者。
党代会报告中提到,巩固完善高精尖产业格局,壮大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深受鼓舞,因为小米未来的业务方向跟北京未来发展的方向非常契合。”王海华透露,小米正在北京建设年产1000万台高端手机的智能工厂,明年年底将投产,这将大大巩固小米品牌的高端化产业定位,继续为北京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回顾公司的发展历程,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副总裁李岩峰也同样深有感触。“我们是土生土长的中关村企业,成立17年来,逐渐成长至年营收近百亿元,这离不开北京在政策、人才,乃至人居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党代会报告提到,要增强集成电路等产业带动作用。李岩峰表示,近年来芯片行业形势不断变化,产业链逐步向中高端发展,作为集成电路领域的上市企业,未来五年,公司希望在建立优势企业“朋友圈”上下功夫,在保障产品安全的基础上,全流程协作、长期累积投入、建立互信生态,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作为长期投资硬科技的创投机构,中科创星执行董事施伟带来了硬科技投资方面的喜讯。“过去半年,北京、上海等城市受到了疫情影响,但我们坚持业务不停滞、投资不减速。”施伟说,团队重点投资光电芯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精尖产业。近期他们正在筹备设立数十亿元规模的北京硬科技三期基金,未来五年,团队将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在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党代会报告特别提及要发挥在京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作用。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闫健卓表示,高校技术转移机构自身特点就在于贴近原始创新,中心要抓住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的机遇,发挥高校技术转移专门机构的作用,做好高校成果转化推进工作。学校会将科研导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于全市科技发展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同时持续培养高端人才,打造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新标杆。
“我们将更积极地为创新主体服务,共同为首都发展、为中关村建设贡献力量,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强国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蕾说。
(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