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华日报(第1版):吴政隆在中国电科五十五所和二十八所调研时指出 坚持“四个面向”加快科技自立自强 竖起更多“高峰”铸就更多“大国重器”

   2022-07-14 新华日报(第1版)
45
核心提示:吴政隆在中国电科五十五所和二十八所调研时指出坚持“四个面向”加快科技自立自强 竖起更多“高峰”铸就更

吴政隆在中国电科五十五所和二十八所调研时指出

坚持“四个面向”加快科技自立自强 竖起更多“高峰”铸就更多“大国重器”

新华日报 2022年7月8日 第1版

本报讯 (记者 黄伟) 7月7日,省委书记吴政隆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五研究所和第二十八研究所调研,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中央驻苏科研院所长期以来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向勇攀科技高峰、勇闯“无人区”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慰问。他指出,当前,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希望驻苏科研院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国家队”“主力军”作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踔厉奋发、奋起直追,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努力在科技创新“高原”上竖起更多“高峰”,铸就更多“大国重器”,不断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为全省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电科五十五所长期深耕电子器件研究、开发及应用,正在加快建设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电子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吴政隆来到研究所展厅,详细了解发展历程、产业布局以及射频集成电路应用等情况后说,电子信息产业是国际竞争制高点,要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江苏转化和产业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随后,吴政隆实地察看半导体芯片生产线,他说,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希望企业发挥好龙头带动引领作用,充分利用江苏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坚实的优势,进一步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建设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吸附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和“单打冠军”,合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锻长板、补短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争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发展新赛道的“开辟者”“领跑者”,更好推动全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中国电科二十八所在信息技术研发应用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是民航空管国产化系统开创者、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引领者、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主力军。吴政隆详细了解企业在航空运输、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疫情防控等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情况,他说,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江苏具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广泛的数字需求、丰富的数据资源、海量的应用场景。希望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把企业所能、江苏所有和国家所需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更好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赋能增效,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调研中,吴政隆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希望中国电科五十五所和二十八所当好科技创新“国家队”“主力军”,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努力突破更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扎根江苏、融入江苏、服务江苏,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在江苏、更多优质的大项目好项目布局在江苏,加快把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省委、省政府将持续打造一流的创新环境、营商环境,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支持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全力以赴为广大科研院所、高校、企业闯关夺隘、勇攀高峰搭建更好平台、创造更好条件,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汇聚磅礴力量。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潘贤掌,副省长胡广杰参加调研。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