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集聚创新要素,促进创新协同,常州武进区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实际,发力科技招商,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仅今年上半年,全区就通过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630家,引进“三高一资”科技项目144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56家,为产业提升导入更多创新原动力。
加速布局,拥抱“两湖”创新新蓝图
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乘“两湖”之势,武进迎来集聚高端创新要素资源的最佳机遇。
上半年,位于“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启动区的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签约58个项目,其中“三高一资”项目就达38个。做强“含技量”,目前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在规模以上企业中的占比已超80%,“专精特新”企业达42家,潜在独角兽和瞪羚企业数占全市的五分之一、武进区的一半。
坚持把绿色作为最鲜明的底色、创新作为最核心的特质,绿建区签约一批重大创新平台、人才项目。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研究院与绿建区共建的长三角绿色建筑与韧性城市产业技术联合创新中心,聚焦关键性、前瞻性技术联合攻关,在上海和武进设立总部,同时在无锡、合肥、杭州建立若干分支机构。
“走出去”建更多“前哨站”。位于上海虹桥的绿岸科创(上海)双碳技术创新中心,年内还将在荷兰乌德勒支市打造横跨中欧两地、服务武进的“双碳”特色科创平台,推动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意向项目快速转移,为“最美湖湾城”添力。
精准发力,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新项目加速落地,落地项目更快扎根。
海纳川海拉主要生产高中端乘用车和商用车灯具,近年来持续在自主开发、产品创新上发力。其研发的超大尺寸贯穿式前部灯具为国内首创,在行业有引领效应。为园区智电汽车产业精准导入创新资源,去年,武进国家高新区科技招商团队成功引入海纳川海拉项目。本月底,投资约2.6亿元的项目一期就将正式投产,达产后预计年销售可达5亿元。
作为武进区项目招引的主战场,武进国家高新区持续推进优势产业“强链补链”、新兴产业“固链延链”、未来产业“建链拓链”,通过创新链布局,赋能产业链发展。 园区科技局副局长勇升表示,以科技创新为导向,项目的成长性一直是科技招商团队关注的“硬指标”。
以2020年落户的安普未来(常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其自主研发的MIRA技术(多酶恒温快速扩增技术)代表未来生物检测技术趋势,可将传统主流技术60分钟以上的核酸扩增阶段,缩短至3—15分钟,助力核酸检测真正实现“快检”。去年,公司销售达3000万元,今年预计将突破5000万元,发展迅速。
挂图作战,续写科技招商新篇章
起笔落墨,续写科技招商新篇章。武进区把今年定为科技招商工作突破年,重点推进“三突破四提升”行动,引导推动各园区和镇走差异化、特色化的科技招商道路,加速科技项目集聚。
其中,“三突破”要求在引育科技项目和企业、科创基金赋能招引模式及镇域科创载体建设上求突破。“四提升”瞄准重大创新平台能级、精准招引活动效能、国际招引开放创新及招商队伍能力建设的提升。
据悉,年内,武进区将新引进“三高一资”型科技项目300个,其中“龙城英才计划”创业项目88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100家,引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60家;培育国家级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创新平台或引进其分支机构1—2家,建设联合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4个,新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40家以上;新建孵化器10家,新增孵化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
来源:常州武进区科技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