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块空白薄膜,经过印标、制袋成型、药液灌装、高温焊盖等步骤,一袋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莫可欣®)就诞生了,这个过程耗时不过3.2秒。这是日前记者在位于海口药谷的海南爱科制药有限公司四车间看到的一幕。作为海口最早的一批药企,爱科制药如今焕发新活力,并获批成为今年我省的“专精特新”企业。
7月13日,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子生物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做分子实验。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工业企业。记者从海口市科工信局获悉,今年海口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8家,占全省55.7%。这些“专精特新”企业何以“独步江湖”,其“功夫”如何练成?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海口多家“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探秘。
以创新为引领 围绕专业持续深耕
爱科制药的车间里,大容量注射剂多层共挤输液用膜制袋生产线上,前端源源不断地生产着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莫可欣®),后端机械手自动抓取,快速精准码盘,整个生产线高度自动化。
7月15日,海南爱科制药有限公司灯检间内,工作人员正在检查是否有异物。
作为一家老牌药企,爱科制药主打产品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于201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1年销售额达到1.2亿元。另一主打产品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莫可欣®)于2020年3月获批,成为国内首批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输液产品,并于2020年8月中选第三批国家集采,2021年该产品销售额达到1.8亿元。
7月15日,海南爱科制药有限公司理化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做定容试验。
“每一种药物从研发到上市,一般需要3至10年。”爱科制药总经理助理郑雷舒介绍,公司深耕数年的成果正在显现,目前17个在研注射剂品种中,预计明年将有5至8款产品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注册申请,其余产品也将在未来几年申报和上市。
持续不断地研发是爱科制药长久保持生命力的源泉,而对于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说,研发就是企业的生存之本。
自2019年落地海口以来,苏生生物持续在运动医疗领域深耕探索。今年5月,公司的III类植入类医疗器械“金属股骨颈固定钉”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这张证,不仅意味着这款产品可以正式上市销售,也让海口市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性能医疗器械实现新突破,填补了我国骨科运动医学领域国产医疗器械的空白。
对于一家以研发为主的高科技企业,苏生生物董事长曾胜并不满足现状。他们持续专注探索的人工软骨再生技术,今年6月已经完成在动物体内安全性和有效性实验,预计今年内入组开展人体临床试验,2023年提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目前,全球关于人工软骨再生还缺少有效的成熟产品,曾胜和苏生生物的探索走在世界前列。
以需求为导向 瞄准市场发力创新
翻开海口“专精特新”企业名单,不难发现,对于高科技的探索并不只是医药企业的“专利”,传统行业也不乏创新生力军。
海南柏盈兰花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兰花基地为兰花做造型。
在位于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的海南柏盈兰花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兰花基地,种植着500多万株热带兰花。记者近日走访时看到,工人正忙着修枝剪叶、打包装箱,准备将货物发往全国和日本、阿联酋迪拜、泰国、美国洛杉矶等地。
从小镇飞向世界,并实现全年供花的秘诀就是柏盈兰花手握兰花花期调控技术。
“公司非常注重新品种开发、栽培技术研究和衍生产品开发,3年时间培育了30多个蝴蝶兰新品种。通过调控蝴蝶兰的生长温度和光照,能够根据客户要求实现全年供花。”柏盈兰花负责人林中葆告诉记者,公司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还注重兰花衍生产品的开发,目前已获得“一种莫氏兰根提取物及其应用”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研发出兰花工艺品、兰花茶、兰花精油、兰花香水等300多种兰花深加工产品。
海口“专精特新”企业中也不乏传统行业的国资企业。作为市水务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海口永祺环保设备技术有限公司针对海南农村住户分散、相应污水处理设备价格较高的情况,自行研发了分散污水处理设备“祺净宝”。该设备净污效果好,价格比市场上同类产品还低20%,一经推出便大量应用于海口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目前,‘祺净宝’已在海口900多个自然村投放运行了8000多套。”海口永祺环保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符伟介绍,该产品入选了2021年水利部和海南省水务厅主办的“水生态修复技术推介会”推介目录,广受好评。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迎难而上,开发新业态。这一点,海南南国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深有体会。
“从2014年开始,我们就与相关高校共同研发果蔬营养粉产品,最主要的原料就是海南有机木瓜,但这种原料非常稀缺,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几乎不可能。”南国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达到同样的营养效果,公司十年磨一剑,寻找可代替的优质原料,反复调试,反复品尝,经过无数次实验最终确定产品配方。
以政策为依托 努力迈向专精特新
记者从海口市科工信局获悉,截至目前,海口已累计培育了17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其中,有效期内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国家专精特新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2家。
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海口近年来从政策制定、加大培育、加强融资等方面发力的成果。
资金和人才,是“专精特新”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据悉,海口一方面加强企业融资,推动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今年更是协助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海南冻品云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顺利融资800万元。
另一方面,海口设置多项奖励基金,加大优质企业培育力度。作为海南食品制造业的代表企业,南国食品多年来受困于海南高昂的物流运输成本。“市科工信局从企业成长、运输补贴、人才补贴等方面进行扶持。同时,对公司牵头实施的市科技计划项目按项目研发投入总预算的30%给予资助。”南国食品相关负责人说。
人才方面,海南自贸港的引才政策加上海口市科工信局的牵线搭桥,共助“专精特新”企业寻找“专精特新”人才。
海南民航凯亚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民航基础技术平台、航旅大数据平台及应用研发路线突破的高科技企业,但人才短缺问题牵绊着企业发展。公司总经理邢毅峰介绍,市科工信局几次走访民航凯亚,并邀请参与政府举办的人才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人才问题。
“专精特新”不仅是一个荣誉,更是助力企业发展的动力。获得“专精特新”称号之后,苏生生物在融资方面迎来更好的机会。“伴随我们自主研发的骨科植入类器材陆续上市,苏生生物预计2023年营收会达到5000万元左右,2024年将达到2亿元左右。”面对未来,曾胜充满信心。
海南南国食品实业有限公司饼干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海口日报记者 石中华 通讯员 陈雷 摄
海口风光无限,企业发展持续加速。目前,南国食品旗下健康板块业务正全力推进;海口永祺环保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将结合自有设备研发生产优势,继续“专精”治污水;民航凯亚以技术和业务创新为驱动力,持续专注于航司、机场、政企客户领域的航旅信息化服务支撑……
“中小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专精特新’企业更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海口市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做好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中小企业向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高“专精特新”企业竞争力,推动海口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海口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8家,占全省55.7%
截至目前,海口已累计培育了17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其中
■有效期内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5家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
■国家专精特新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2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