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07-20 中国经济网
39
核心提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发电量稳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发电量稳步提升,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期,受中共中央委托,全国工商联调研组由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率队,围绕“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主题开展2022年重点考察调研。在北京,调研组先后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对陕西的考察调研以视频座谈会形式开展。调研组一行与企业家代表、科研人员、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交流、探讨发展举措。

形成共识,认识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涉及很多方面,既需要顶层宏观设计,也需要局部重点布局。该如何统筹?从哪里着手?调研组认为,首先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树立全国‘一盘棋’思维,推动新能源在全国电网格局下优化配置”“促进电源端、储能端与需求端依市场规律高效匹配,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供需平衡”“希望相关部门顺应市场变化、结合实际需求,设立配套的专业机构、信息管理平台和运维企业”……座谈会上,与会的企业家代表纷纷表示要抓住“双碳”窗口期,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并结合企业实际谈感受、指问题、提建议,帮助调研组了解地方实情,在加强前瞻性谋划和创新性思考上下功夫。调研组成员们一边听、一边记,并和大家互动交流。

聚焦难点,用科技创新引领新能源技术发展

为进一步了解新能源产业发展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调研组一行走进行业领军企业——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实情,建言献策。

“新能源发电装机量有多少?”“光伏核心技术研发进展如何?”“产业链合作情况怎么样?”在国家电投科技馆,调研组边看边问、边听边记。调研组了解到,如何处理好能源保供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之间的平衡,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是亟须突破的难题。

“加强新型电力系统各环节技术创新很重要。”国家电投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会伴随重点行业材料应用、工艺流程和商业模式的全面重构,电力行业与能源行业要开展深度协同创新。

调研组建议,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国家级新能源实验室和研发平台,加大基础理论研究投入,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大对产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升级的支持力度;推进高效太阳能电池、先进风电设备等关键技术突破,加快推动关键基础材料、设备、零部件等技术升级;推动退役风电机组、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技术和相关新产业链发展,实现全生命周期闭环式绿色发展。

技术创新离不开好的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布局更需要强化顶层设计。调研中,调研组询问企业,是否在体制机制方面遇到了障碍,大家畅所欲言,围绕深化新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健全新能源相关公共服务体系等,既指出问题,又理性建言。

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

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调研组认为,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离不开广大企业积极参与、勇挑重担。

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调研时,调研组表示,电网连接供给与需求两侧,是电力系统的核心枢纽,在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希望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继续当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主力军,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十四五’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关键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将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企业‘双碳’行动方案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着力增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着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服务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说。

在与陕西省相关民营企业座谈时,调研组希望新能源企业主动把握新趋势、新需求、新机遇,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持续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希望弘扬企业家精神,紧跟国家战略,对标世界一流,进一步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增强行业发展引领力、国际资源配置力。

调研中,调研组成员沟通交流、交换思路、碰撞观点,大家纷纷表示收获很大。据了解,对涉及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调研组将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力争提交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人民日报》2022年07月18日12版 记者 易舒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