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环评持续发力 推动新开工项目减污降碳

   2022-07-25 科技日报
50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环评持续发力,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方面取得积极成效。”7月21日,

“今年以来,环评持续发力,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方面取得积极成效。”7月21日,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指出,上半年,全国共审批4.78万个项目环评,涉及总投资超过8.4万亿元,同比上升28.9%。从环评领域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评试点,已有256个试点项目完成环评审批。

数据显示,国务院确定今年重点推进的55个重大水利项目中,38个已批或在批,环评完成率近70%;今年重点推进的重大铁路项目,12个已批或在批,涉及总投资超过5285亿元;去年10月启动能源保供以来,102个重大煤矿项目环评文件已批或在批,涉及总产能5.1亿吨/年。

建立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机制

“三本台账”是指国家、地方、外资3个层面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清单。

刘志全说,2018年以来,为强化环评“放管服”改革,服务“六稳”“六保”,助力重大项目落地,生态环境部建立了环评审批“三本台账”和绿色通道机制。每年年初主动对接获取当年开工项目清单,提前介入、定期调度指导环评文件编制,对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该项工作实施5年来,服务重大项目落地效果明显。”刘志全说,纳入台账的上千个重大项目环评文件顺利获批,雄商高铁等重大铁路项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一批重大项目环评保障工作已经完成。

从环评领域试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要求突出协同增效、强化源头防控、优化技术路径等。

刘志全说,生态环境部已制定重点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评试点工作方案、技术指南。组织河北、山东、浙江、重庆等9个省(区市),聚焦电力、钢铁、建材、煤化工等重点行业,研究其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和减排潜力,探索污染物和碳排放协同管控的技术方法、管理路径等。组织15个地市探索开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探索在12项试点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中统筹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并选择7家产业园区在优化园区发展方式、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完善环境管理等方面总结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

“生态环境部还推动温室气体纳入环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研究,修订发布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产业园区》,要求将碳减排融入各评价章节,提出以减污降碳为目标的评价要求等。”刘志全说。

从源头上防控新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国办印发的《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指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是新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国际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刘志全说,要充分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控新污染物环境影响的重要作用,目前部分出台的排放标准中,新污染物已被纳入环评体系。

比如二噁英已被纳入《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2)》等15项国家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管控,开展这15个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时,必须对二噁英从产生过程控制到达标排放、项目建成后二噁英对周边环境影响等进行充分论证,提出可靠的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排放满足标准要求、环境影响可接受。

刘志全说,生态环境部还将推进新污染物环评基础研究,做好与新污染物技术标准、调查监测方法规范等衔接工作。(李禾)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