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院士专家共话商业航天数字未来

   2022-07-31 科技日报
48
核心提示:7月29日,以“空间信息助力数字经济,数字制造赋能商业航天”为主题的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航天卫星与空

7月29日,以“空间信息助力数字经济,数字制造赋能商业航天”为主题的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航天卫星与空间信息基础设施论坛在北京举行。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一级巡视员王伟表示,航天领域作为国际战略竞争制高点,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引领科技创新、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航天+”与“数字+”,必将催生技术、产业诸多的新场景和新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于登云表示,商业航天政策和市场保持良好互动,不仅对国家主导的传统航天企业起到创新改革的促进作用,而且使太空成为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发掘潜藏商机的新领域、新市场。商业航天企业可以站在国家航天已有成果的肩膀上,将现有的航天技术和卫星数据转化好、运用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更多衍生行业的应用中产生更多效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表示,数据要素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数字经济新引擎的源动力,也是全球数字竞争的角力前沿。商业航天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科技行业发展主线之一,可以帮助数字经济打破地域限制,推动产业互联网向各行各业的纵深发展,加快行业数字化进程。尤其在卫星信息与空间技术领域,卫星大数据作为“数据底座”,可以丰富应用场景,创新商业模式,从而有效赋能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建设,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中国航天基金会秘书长王程表示,得益于我国政策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有序参与航天产业发展,同时在小卫星研制、运载火箭发射频率,轨位使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中国的太空经济规模也在不断地增长。我国航天事业已经处在从快速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未来要用绿色环保、开放共享的理念继续发展,就要求多方共同支持,推动商业航天产业与数字经济理念相结合,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未来宇航研究院统计,国内已发布卫星星座计划多达30余项,到2026年我国将发射约7512颗商业卫星,预计我国商业卫星制造产业年均市场规模将达2254亿元,商业卫星发射年均市场规模将达1127亿元。论坛上,未来宇航创始人牛旼认为,在卫星及火箭制造两个上游产业链环节发展成熟后,卫星运营和应用环节也会迎来新的增长。商业航天在五年内,将迎来“向地外深空延伸,以新式航天器为核心”的太空经济时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书记、研究员李佐军作《卫星大数据服务数字政府治理》专题报告。李佐军表示,发展数字经济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数字已成为新的重要生产要素。卫星大数据具有数据权威度高、覆盖广等优势,为政府治理手段提升提供了天基保障,地理信息产业和卫星大数据产业发展潜力大。

在论坛现场,“‘数算天图’航天大数据解决方案”、未来太空元宇宙、未来天玑等多项重要商业航天创新数字解决方案或研发成果集中发布。此外,“数字增材制造中心”“‘未元’相承,数据资产助力商业航天”战略合作签约。

在论坛上,飞书生态总经理王东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效率是企业的护城河。从信息对组织的价值角度而言,我们见证了包括商业航天等领域在内的越来越多创新型企业,从传统科层式组织“中央处理器”式的信息流动模式,向下一代网状组织的“分布式处理”式信息流动模式递进。

精航伟泰创始人兼CEO郝海生从智能制造角度出发,作了题为《基于模型操作系统的数字孪生虚拟实验室ModelStudio》的主旨演讲。据郝海生介绍,ModelStudio为用户提供基于MBSE、数字孪生的数字化产品集成开发及仿真验证环境,最终大幅提升智能无人系统的创新能力与研发效率,实现智能复杂系统设计“所思即所得”,填补了国家在智能复杂系统的数字孪生正向设计平台以及数字孪生教育平台的空白。

院士专家共话商业航天数字未来

在圆桌“空间信息助力数字经济”上,与会专家就数字经济时代的行业发展机遇与趋势、空间信息产业的国家政策、高校研究技术支持,技术应用及商业模式创新等话题展开了研讨。

院士专家共话商业航天数字未来

在圆桌“数字制造赋能商业航天”上,与会专家就企业数字化航天制造的应用及生产体系的先进性做出实例分享,并畅想航天制造生产链路未来的数字场景。

本次论坛由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航天基金会为指导单位,未来宇航承办。(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