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资本市场加力支持低碳转型:清洁能源基础设施REITs受热捧

   2022-08-18 人民网
62
核心提示:日前,在中国基础设施REITs市场正式建立一年后,第14单基础设施REITs——鹏华深圳能源清洁能源封闭式基础设

日前,在中国基础设施REITs市场正式建立一年后,第14单基础设施REITs——鹏华深圳能源清洁能源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作为稳投资、补短板的金融工具,能源领域基础设施REITs不仅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促进良性投融资循环,更对支持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环保类REITs热度高涨

据悉,“鹏华深圳能源REIT”基金份额为6亿份,募集规模为35.376亿元。询价阶段,全部配售对象拟认购数量总和为137.528亿份,为初始网下发售份额数量的109倍。上市首日鹏华深圳能源REIT大涨21.52%,成交额达4.68亿元;上市两周后,鹏华深圳能源REIT溢价已超30%。

对于鹏华深圳能源REIT收获高热度,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并不感到意外。“新能源板块上市公司近期受到资本市场热捧,清洁能源REITs基金也同样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前期整体估值较为保守谨慎、未来经营预期稳定、新能源行业受到市场高度关注等原因,鹏华深圳能源REIT在上市后的大幅上涨符合市场预期。

这单清洁能源领域基础设施REITs大放异彩的背后,是环保类基础设施REITs在二级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高溢价。截至目前,全市场已上市的公募REITs产品扩展至14只,可以划分为产业园区、仓储物流、生态环保和高速公路四类项目。这一年来,基础设施REITs整体涨幅较大,但不同类别之间溢价率的分化仍较为明显。光大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截至6月6日,环保类REITs溢价率最高,为33.55%;仓储物流类和产业园区类REITs溢价率分别为22.05%和16.58%;相比之下,高速公路类REITs溢价率仅为6.18%,价格上涨最不明显。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市场上溢价较高的环保项目在发行前估值环节较为稳健,其中首创水务、首钢绿能资产估值较账面价值溢价率均不足10%,为二级市场预留了较大空间。此外,从2021年年报看,环保类项目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抗周期能力较强,资产表现亮眼。与此同时,上半年A股市场受到国际关系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相对偏弱,市场避险情绪增强,投资者对长期稳定收益的产品需求增加。

尽管公募REITs行情如火如荼,但投资者对其市场风险仍应保持理性的行为认知。鹏华基金基础设施基金投资部提示,投资公募REITs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二级市场价格的资本利得,以及每年的现金分派,因此公募REITs既有股性、又有债性。值得注意的是,公募REITs以获取基础设施项目的稳定现金流为主要目的,建议投资者理性投资,把握基础设施REITs的长期投资价值,而非过度关注短期价格波动。长期来看,公募REITs的二级市场价格应该还是围绕其底层资产的内在价值波动。

加大支持低碳转型

在去年全球能源供应紧张、欧洲多国重启煤电的形势下,我国能源有效投资力度不断加大,非化石能源发展力度不减。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能源重大项目的投资同比增长15.9%;在今年已经具备开工条件的能源重大项目中,非化石能源的投资占87%左右。在上半年新增发电装机中,非化石能源装机的占比达到83%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量突破了11亿千瓦。

由此可见,在“双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电力行业蓬勃发展,积累了大量优质资产,也带来巨额投资需求。但是,能源企业普遍存在资产负债率较高、投融资结构不匹配等难题。鹏华基金基础设施基金投资部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国企杠杆率考核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债务性融资规模,且近年来股权融资规模呈现下降趋势,能源企业迫切需要新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

去年11月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21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上提到,中国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绿色低碳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引导市场主体树立绿色投资理念。

此次将清洁能源项目纳入基础设施REITs试点支持范围,开启了清洁能源发电行业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全新空间。作为新的权益型融资方式,公募REITs通过证券化方式将具有持续、稳定收益的不动产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较强的上市证券,利用盘活存量基建项目资产带动新投资项目建设,能够填补当前金融产品空白,减少能源企业对传统债务融资方式的依赖,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伴随着这场政策“及时雨”,新特能源、上海电力、金风科技、特变电工、华电国际、中国电建等更多能源企业也摩拳擦掌,宣布将发力布局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公募REITs。

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彭俞超表示,发行清洁能源基础设施REITs对于新能源领域具有资金需求的企业而言,能够提供与资产运营寿命相匹配的长期固定利率债务,在增加现金流的同时降低融资成本;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可以保持多元化、流动性强的投资组合;对中小投资者而言,则提供了能够投资于优质清洁能源项目的低门槛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有多家保险机构和保险资管公司现身鹏华深圳能源REIT的战略配售名单,其中包括今年3月份成立的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此外,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出资5377.152万元认购此项目总募集规模1.52%的份额,成为除原始权益人外出资比例最高的战略投资者。

去年11月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保险资金试点投资基础设施REITs的监管规则,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开展投资。公募REITs以基础设施项目作为底层资产,项目运营周期较长,强制派息分红,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天然契合保险机构等长期机构投资者及稳定增长型个人投资者的需求。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沈吉建议:“应当进一步扩大和丰富参与交易和持有REITs份额的各类机构,完善制定相关法规,明确有关政策,逐步将社保金、养老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银行自有资金等各种类型机构投资者引入REITs市场。”

聚焦底层资产核心价值

如何投资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二级市场价格的涨跌如同潮涨潮落,短期的“追涨杀跌”容易偏离公募REITs产品的本质,有可能会像戏弄潮水一样变得盲目和危险。应当认识到,公募REITs本质上是分享实体资产投资收益的工具,优质的底层资产如同海面下的“定海神针”,主导了公募REITs产品的内在价值。“公募REITs资产通常要求长期限、高透明度和可观的分配收益,未来是否能保证优质的底层资产供应,是能源领域基础设施REITs进一步推广的关键点。”彭俞超表示。

“截至今年1月份,全国正在实质性推进基础设施REITs发行准备工作的项目接近百个,其中贯彻新发展理念、利于促进实现‘双碳’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有望获得优先支持。”鹏华基金基础设施基金投资部介绍,从政策鼓励、项目行业认识程度和基础设施存量规模等维度综合来看,高速公路、产业园区、能源、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类别的基础设施项目,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公募REITs扩容的主力军。

据了解,能源基础设施REITs试点支持的项目包括风电、光伏发电、水力发电、天然气发电、生物质发电、核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特高压输电项目,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充电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分布式冷热电项目。鹏华深圳能源REIT的底层资产则是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的天然气发电厂,毗邻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深圳迭福液化天然气站,燃料供应与运输成本优势明显。项目主机设备选用三台F级及以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是目前深圳市已投产运营的装机容量最大、设备最先进、效率最高的集中式天然气发电厂之一。有业内人士认为,项目资产优质,正是此次鹏华深圳能源REIT市场表现亮眼的核心逻辑。

为了确保公募REITs的基础设施项目成熟稳定,发改委目前要求项目运营时间原则上不低于3年,且净现金流分派率原则上不低于4%。“但项目运营时间的要求接下来可能会有所放松。”中国REITs联盟秘书长王刚表示,国务院办公厅5月份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提到,在满足发行要求、符合市场预期、确保风险可控等前提下,可进一步灵活合理确定运营年限、收益集中度等要求;同时,还将进一步提高推荐、审核效率,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REITs项目发行上市。因此,王刚预计接下来公募REITs试点的审批节奏将会加快。

公募REITs项目除了在申报发行阶段要受到严格的筛选和审核之外,在回收资金的利用环节也需遵守特殊的要求。根据去年7月份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的通知》,90%以上的净回收资金应当用于在建项目或前期工作成熟的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并应当确保新项目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等要求。据了解,作为鹏华深圳能源REIT的原始权益人,深圳能源集团拟将全部募集资金以项目资本金方式用于新建光伏电厂、风力电厂、垃圾发电、燃机电厂的建设资金投入。

随着试点的展开,沈吉认为未来对底层资产的筛选标准将会更趋多元化,“目前是试点阶段,肯定会挑选各方面资质最好的项目进行上市,以确保这一模式能够平稳运行、得到市场的认可。试点过程本身也是监管层、投资方和发行方等市场参与者之间共同摸索学习的过程。市场需要学习如何对新的金融产品进行估值和风险控制,监管层也要及时从市场的反馈中更好地进行规范和引导”。(经济日报 杨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