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铜川:创新驱动促发展 科技赋能助转型

   2022-07-27 铜川日报
32
核心提示:7月26日,在“喜迎二十大,建功新铜川”系列发布会上获悉,铜川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着力增

7月26日,在“喜迎二十大,建功新铜川”系列发布会上获悉,铜川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十年来,我市创新环境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对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
  这十年,是铜川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跨越的十年。全市R&D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从2012年0.15亿元提高到2020年1.86亿元,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从0.11亿元提高到2020年1.76亿元,投入强度从0.03%提高到0.6%。
  这十年,是铜川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的十年。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市从零到有,今年,铜川已经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1家,瞪羚企业1家,潜在瞪羚企业1家;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中排名第三。铜川依靠科技助力形成了以铝基、镁基、碳基、复合纤维新材料与装备制造产业为支撑,以商业航天、光电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为引领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全面推开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建设。
  这十年,是铜川科技创新成果硕果累累的十年。通过政策引导和奖励扶持的持续发力,全市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6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77项成果获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110项成果获得后稷奖;9项技术成果入选“中国好技术”称号。特别是我市自主研发的“铜麦6号”作为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旱地小麦品种,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在全国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最高亩产量达770.94公斤,彰显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铜川智慧、铜川力量。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产业基地的3D打印镁合金材料、碳纤维、天策复合新材料等国际国内领先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铜川光电子产业被纳入全省光子产业“一体两翼”和“追光计划”总体布局。
  这十年,是铜川科创平台赋能转型发展的十年。近年来,铜川把开展产学研合作作为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抓手,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飞地科创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人才引育中心,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累计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2家、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7家,市级科技创新平台63家。
  这十年,是铜川科技下乡促增收的十年。“产业脱贫,科技先行。”要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才能力拔穷根。铜川充分利用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等,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开展种植技术专业指导,共开展各类科技培训服务200余场次,服务农民、贫困户1000余户,引进新品种40项、推广新技术100余项,协助创办农村合作组织14家。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坚强作用,率先在全省实现了铜川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组织实施了“苹果提质增效集成技术示范”“耀州花椒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与应用”“淘汰蛋鸡肉品质改善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等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创新创业项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十年创新引领,十年砥砺前行,科技创新踏上新征程。2019年,铜川启动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开启了我市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新篇章。围绕“以建促升、对标创建”的总要求,国家高新区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铜川高新区“一区三园”(铜川省级高新区、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陕西航天科技产业发展园区)创建格局和发展构架基本成型。截至2021年底,铜川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393.69亿元,增速11.3%;工业总产值达201.7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1.68%;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7家,占全市36.8%。高新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引领作用凸显,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区县协同发展。
  2021年至2025年,铜川科技创新工作将紧紧围绕“加快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建设”总目标,着力打造“一示范四高地”总布局,聚焦“陕西制造、铜川配套”“西安研发、铜川转化”,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加快秦创原铜川创新谷建设。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契机,主动融入关中协同创新,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多层次创新载体与研发平台,培育孵化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着力打造科创转化高地。(记者:田易轩)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