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射阳产业研究院和科技园立足南京大学科技成果和人才为主要源头,集成高校和地方的优势资源,围绕射阳主导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媒介,以机制创新为方法,将科研成果和人才优势的“势能”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能”,实现成果人才从高校到企业、从园区到产业的有序流动,体现“南大智慧”在射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示范效应,是助力射阳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生力军和创新先锋队。
构建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射阳县注重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体系中所发挥的核心和引领作用,2017年,携手南京大学,创新地方与高校合作方法,共同打造南京大学在苏北地区首个个县级校地合作的政产学研平台——南京大学射阳高新技术研究院,开展前沿技术应用研究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搭建。2019年7月,射阳县再度携手南京大学,合作建设南京大学射阳科技园,进一步加强南京大学科技成果在射阳转移转化的工作,并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为射阳企业提供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
南京大学射阳研究院和科技园充分发挥校外平台综合协同发展战略,以优势学科对焦射阳特色产业,以大学科技园服务地方企业,采取“学科+产业”、“研发平台+创新载体”创新模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学校与平台、平台与产业的媒介功能,实现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成果、高质量社会服务、高层次双创人才、高社会影响力助力射阳社会经济发展。
瞄准重大战略,打造特色产业体系
根据射阳“十四五”发展纲要,南京大学射阳研究院和科技园,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和高端制造装备等射阳主导发展产业,结合南京大学优势学科建设,以前沿技术应用研究为突破,通过研发平台和创新载体的服务输出,建设以射阳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射阳高质量重点产业的生态集聚。
研究院和科技园坚持“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特色,紧扣射阳重点产业,开展技术转移、成果转化、项目培育,技术应用研发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搭建等工作,陆续建成以高效能源转化、人工智能与通信技术为代表的5个研究所,以精密设备制造、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为代表的7个研发中心,以环境检测中心、膜检测分析中心为代表的3个公共服务平台,为射阳产业提供技术输出和科技服务,以持续创新和服务输出为地方主导产业赋能;先后通过江苏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获批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市级科普基地,以高质量科创载体为射阳企业提供培育和加速服务。截至2022年6月份,研究院和科技园培育企业3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打造了一批射阳重点企业,形成射阳特色产业集聚。
实现成果转化,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南京大学射阳高新研究院和科技园充分发挥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在“研发”方面的优势,发挥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在“创新”方面的特长,推动科研优势与产业发展的高效对接,创新资源与企业需求的有效融合,增强科技创新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鼓励引导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和高新项目的强磁场作用,加速南京大学科技成果向射阳转移和产业化。
目前已入驻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领衔团队共有15 个,其中朱嘉教授被誉为“为世界解渴”的人,已建成福建首个海上渔排“风、光、储、充、用”一体化示范项目;王鹏团队荣获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产品形成稳定产能;陈熹教授获评江苏省“杰出青年”,体外诊断试剂盒进入临床试验审批阶段;林啸团队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成功进入封测中试建设阶段;周东山、胡勇、刘必前、邓三鸿、史同飞等南京大学和中科院知名学者陆续入驻,储备一批符合地方产业需求的技术成果与人才梯队。
截至目前,南京大学射阳高新研究院及入驻团队累计申请专利106项,授权38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由南京大学、中科院等人才团队实施的纳米黑金材料、新型标志物诊断、高分子超滤膜、人工智能芯片、第三代半导体等多个高新产业项目陆续落地投产,实现了从人才引进、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质变和裂变。
南京大学射阳研究院和科技园坚持“需求牵引、协同创新”的发展宗旨,围绕射阳“产业强县”战略需求,以研为媒、以创为介,对标建设一流创新载体,架设南京大学与射阳地方产业的“科技走廊”,助力射阳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射阳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
来源:盐城市科技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