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8月26日电(记者翟濯、杨静)近期,河南省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酷热天气,部分地区达到重旱等级。当下,正是河南省秋粮作物生产的关键时期,河南省电力部门多措并举,全省投入农田机井12.89万眼、泵站487处,全力保障秋粮生产可靠用电。
在位于河南省周口市的黄泛区农场内,一台大型渠喂式平移喷灌机正在进行自动化浇灌作业,900余亩玉米地在它的精心“呵护”下,长势喜人。
8月25日,一台大型渠喂式平移喷灌机正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进行自动化浇灌作业。新华社记者 杨静 摄
记者采访了解到,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黄泛区农场10万余亩秋作物均遭受不同程度旱情,尤其对玉米影响最为严重。为抢抓农时,黄泛区农场进一步加强了水肥管理,确保每一个地块能浇尽浇。
农业浇水灌溉,电力是重要保障。“为护航抗旱保秋,我们成立了抗旱应急抢修服务队,每天深入田间地头,对涉及的抗旱线路进行隐患排查与治理整改。同时我们建立了台区经理、农户与井长的三方协同联动机制,对我们辖区内的222个农排台区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实现了3931台机井井井通电。”国网黄泛区供电公司党委书记童之洁说。
眼下正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持续高温少雨、土壤失墒较快,河南省商水县126万亩秋作物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当地种粮大户邱守先在商水县3.5万亩高标准农田里流转了2100亩土地,主要进行玉米大豆复合套种。作为一名种地“老把式”,邱守先深知目前玉米正处在“卡脖子旱”的关键时期。最近一段时间,他每天都要去各个地块查看作物长势,按照高标准农田物联网墒情提示,用手机操控喷头为庄稼“解渴”。
8月25日,河南省商水县种粮大户邱守先正在用手机操控喷头为庄稼灌溉。新华社记者 杨静 摄
“原来浇一亩地玉米,成本要七八十元。现在有了高标准农田,地里都安装了固定自动喷灌设备,只要在手机上一点,几百亩、上千亩玉米大豆就可以自动喷灌,省心省力省钱,浇一亩地只需5元电费。”邱守先一边用手机演示,一边给记者算了一笔“浇地账”。
为确保秋粮稳收增产,国网商水县供电公司投入资金3100万元,用于高标准农田机井设施和大型箱式变电站建设。“我们还成立了电力党员服务队,在秋粮作物灌溉期间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隐患排查,保证故障不过夜,全过程、全天候帮助农户解决用电问题。”国网商水县供电公司总经理肖杰介绍。
漯河市是河南粮食主产区之一,今年全市秋作物种植面积281.86万亩,其中秋粮196.65万亩,持续高温少雨天气造成当地农田旱情呈现蔓延趋势。
漯河市下辖的临颍县王岗镇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镇,小辣椒种植占全镇耕地面积90%以上。再过十余天,王岗镇的小辣椒就将面临采摘,王岗镇梁岗村党支部书记胡学民告诉记者,由于日照充足、灌溉用水有保障,今年村里的小辣椒成色、卖相都特别好。
8月26日,河南省临颍县王岗镇梁岗村种植的小辣椒长势喜人。新华社记者 杨静 摄
王改青是国网临颍县供电公司王岗镇供电所的一名台区经理,近段时间他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我在梁岗村建了一个电力服务群,广大农户有问题可以随时发在群里,我们随叫随到。虽然有时只是一些机井操作或安全用电的小问题,但只要涉及农业生产,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去答疑解惑。”王改青的认真负责也得到了梁岗村村民的一致认可,胡学民笑着说,由于经常在村里服务,现在村里已经把他当成了自家人。
连日来,河南电力系统广大员工纷纷行动,走进田间地头,为群众秋灌送上优质服务,助力农户保产保收。“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主动服务1096次,走访村委、用水协会和农户15.9万次,巡视线路9.8万条,排查机井台区20.37万个、机井105.45万眼,确保机井报装办电‘当天通’、机井设施‘运行稳’、机井故障‘复电快’,做好抗旱保秋用电保障工作。”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营销部主任郭雷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