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京市税务局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需求为中心,加快不动产登记区块链试点改革,由第二税务分局深入应用区块链技术推进不动产登记税费“一窗受理、集成办理”,着力提升征管效能、服务质效,以“赶考”姿态答好为民办实事新答卷。
跨链对接,推动税务链与政务链“互联互通”
面对税务数据如何与政务数据互联互通的难题,南京市税务局根据总局、省局税务区块链建设思路,创新提出基于南京房产交易与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平台构建的政务链,结合税务总局的API接口方式,采用“中继/侧链”技术推进总局税务链与南京政务链“跨链”对接,实现双链互联互通,为实现总局提出的房地产交易登记“一条链、多场景”的区块链应用环境,构建自主可控、创新发展的智慧税务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真实溯源的天然特性,将政务数据与税务数据深度共融,确保业务流转全程数据可信度高、时点数据明晰,进一步防范交易风险。
南京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税务部门以不动产登记税费业务的痛点堵点难点为着力点,持续开展不动产登记区块链测试、验证和场景应用工作,成功实现与政务链的跨链对接,为其他地区开展区块链试点提供了有益借鉴。”
智能合约,高效支撑关联事项“安全协同”
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剑介绍,“智能合约是一个有约束力的数字化协议,它可以建立融合多部门的独特标识身份映射体系,帮助构建数据共享全新信任机制,保障跨链部门身份互认互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南京税务部门运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在市场主体、规资、房产等多方之间建立数据共享“防火墙”,并在“不可见”的基础上实现数据实时同步,助力跨部门业务协同,进一步减资料、减环节、减时限,升级办税体验,推进精细服务。一方面,在省内创推税费“一键缴款、直入国库”,纳税人只需一次支付操作,即可向不同部门缴纳各种税、费,后台自动清分入库,付款操作减少50%以上,大力推进缴税(费)服务智慧化、便利化;另一方面,整合不动产登记关联民生事项多部门“数智”合力,推动联动办理公积金提取、银行还贷、水电气过户、网络变更等附属业务,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一件事”改革。
电子票证,助力实现征纳双方“双向减负”
“没想到刚办完登记不到5分钟,在‘我的南京’app上就收到了电子发票,真方便!”南京市建邺区市民张先生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完房产交易过户后,在税务人员指导下,打开“我的南京”APP,很快就找到了过户房产的电子发票。
南京税务部门利用区块链特有的“去中心化”“开放共识”等性质,推动不动产票证电子化改革,于2020年在江苏省内率先开发“电子税票”“电子发票”,以电子票证替代纸质票证,与个人或单位证照捆绑,在区块链上分布式记账,加密传送和授权解密查验。纳税人缴纳税费后,纳税人通过江苏省政务服务网和“我的南京”APP即可获取,实现全流程“非接触式”办税。同时,电子票证链上同步推送至公积金中心、银行等部门,后续办理相关业务时无需再提供纸质票证。据统计,自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全市累计开具82.79万张电子税票,25.71万张电子发票。
“相比于纸质票据,电子票证办事更便捷、使用更安全、查询更方便。”南京税务部门表示,电子票据通过区块链技术融合,与纳税人的身份捆绑,数据共享全程留痕、不可篡改、可以溯源,有效避免纸质票据丢失或被篡改,不仅纳税人办证获得感十足,更是有力推进了精诚共治。
存证上链,加速推进精准监管“走深走实”
“区块链+”促使部门协作效能提升,已成为强化税收精准监管的重要手段。南京税务部门在推进不动产登记区块链试点过程中,将精准监管的理念通过区块链技术自动匹配其中,在保障税收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归集和清分,确保上链数据真实可靠、过程留痕、不可篡改。2022年3月,在跨链对接的基础上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业务“数据结果上链”的第一阶段目标,涵盖了全市17个不动产交易大厅的增量房、存量房、住宅、非住宅、单位等6个业务场景的办理结果数据。通过业务数据结果自动存证、追溯可查,为实现“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的精确制导式靶向监管提供数据支撑,有力提升精准监管水平。
“数据结果上链”运行以来,累计已上链业务数据2.5万笔、交易权利人数据3.95万条、房屋数据2.5万条,存证数据近10万条,全面实现链上数据“零丢失”“零修改”和多方实时共享,得到了总局征科司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不动产登记区块链应用试点是南京税务部门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的一项生动实践。南京市税务局征管科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南京税务部门将继续以构建智慧税务为导向,加强与规资、房产等部门协作,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不动产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推进全流程上链,强化以“链”集成,赋能精细服务,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提升办税缴费便利度,为全市营商环境的持续提升贡献税务力量。 (颜国彬 田恒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