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升格”十年 经开“蝶变”-国家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纪实

   2022-08-31 河南日报
37
核心提示:2022年,是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10周年。 10年来,新乡经开区聚焦发展、埋头苦干,综合实力

2022年,是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10周年。

10年来,新乡经开区聚焦发展、埋头苦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区地方生产总值从几十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71亿元,以占全市千分之六的土地面积贡献了新乡市百分之六的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1.8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27亿元,增幅与税占比始终位居全市前列。形成了高科技纺织服装、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服务“2+1”主导产业,集聚有各类市场主体8100余户,企业近3200家,其中“四上”企业189家,经济增长韧性不断增强。

10年来,新乡经开区统筹推进、持续发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荣誉称号。让过去“北望沙门路,无风亦起尘”的盐碱荒滩,变成了“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更有温度”的宜居新城。

10年来,新乡经开区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率先推行“三化三制”人事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管委会+公司”模式,入选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典型案例库,被确定为全省改革试点。创新工作方式,确保防疫招商两不误,被商务部点赞推广,为全国开发区提供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开通中欧班列(中豫号)并常态化运行,成功打通中亚、欧洲、东盟、铁海联运四条线路,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八年全市第一。抢抓RCEP机遇,助力新乡成功被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城市,并成为中部地区唯一一个具有两条国际班列的城市。

10年来,新乡经开区坚守初心、担当使命,民生福祉稳步增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高效衔接,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品牌教育名片日益擦亮,育才幼儿园、实验小学、河师大附中、天立中学等经开校区相继落位,大沙河湿地公园、平原湖公园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备,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大改革”搅动“一池春水”

几年来,新乡经开区持续深化改革,在改革之路上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稳。

深入推进“两剥离一加强”。剥离社会管理职能,将管委会承担的1100余项社会事务、基层治理、民生保障及相关行政管理职能,全部下沉至街道办承担;剥离开发建设运营职能,将适宜企业化运作的项目建设、投融资管理、园区运营等职能交由国有平台公司承担。加强经济发展能力。突出经开区规划编制、招商引资、政策制定、项目审批、营商环境改善、企业安全环保等经济管理职能,同时上报承接市级经济管理事项1217项,全面提升市级权限运用能力,最大程度实现办事不出区。

这一改,让新乡经开区“瘦身健体、轻装上阵”,实现职能回归、主体归位,更好地聚焦经济发展主责主业。

壮大开发能级。推进区域套改,按照“钱随事走”和“保存量、分增量”原则,优化财税分成和数据统计,建立公平、科学、一致的利益分享机制,最大程度实现“1+1>2”效果;创新园区运营模式,借鉴广东开发区“区中园”运营模式,按照“一个公司、一个机构、一班人马、一个专业园区”思路,将五大专业园区分别交由集团公司下属的5家招商公司市场化运营管理,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加快从产业招商公司向专业化园区运营服务商升级。

这一改,发挥了国家级开发区区域带动作用,统筹推进区域资源整合优化,促进区域协同共赢发展。

深化人事管理改革。深化“大部门”制改革,内设部门从最初的18个整合为10个,压减率近45%,并新设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管理、营商环境服务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部门,构建“大招商”“大经济”“大建设”“大服务”组织架构;推进全员聘任改革,打破行政事业、编内编外身份界限,通过全员聘任、双向选择,“全体起立”、重新“寻找座位”,吸引能力强、敢担当的优秀人才向经开区聚集;严格绩效考核,持续竞争上岗、动态管理、薪随岗定,通过实行“月通报、季考核、年兑现”,实现从传统的“按级别定薪”到“按贡献付薪”的转变。

这一改,优化机构设置,精简环节和人员,建立企业化管理体制,调动了新乡经开区从上到下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机构效能、运行效率。

……

一系列“大改革”,搅动了新乡经开区的“一池春水”,提升了要素配置效率,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党员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让新乡经开区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活力。

大开放打通条条通道

“改”得深,是为了走得远。新乡经开区全面扩大开放,与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两大“巨头”深度合作,拓展新乡—欧洲、新乡—中亚、新乡—东盟以及铁海联运等四条线路和境外集疏网络,新乡成为连接世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通道,正变得越来越有“国际范”。

2018年3月28日,中欧班列“新乡—中亚五国”线路首发开行,隆隆驶向中亚五国。截至目前,已累计发送集装箱9000余车,总重量约30万吨。

2021年9月11日,“有朋自远方来”,首趟俄罗斯进口木材班列顺利来到新乡经开区。

今年3月22日,中欧班列(新乡—西欧)首发开行,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国家,用约15天时间抵达欧洲第三大河港、比利时第三大城市列日市。

8月6日,中欧班列(中豫号)“新乡—越南河内”线路开通,是豫北地区物流新通道首次直达东盟。

8月11日,中欧班列(中豫号)新乡铁海联运专列首班驶向青岛,将最终发往欧美、南亚和东南亚各港,标志着新乡首次实现铁海联运无缝对接,也标志着新乡经开区“四通道”已经全部贯通。

新乡经开区在科技、经贸、文化等方面,也不断加大“走出去”的步伐。

新乡化纤、中纺院绿纤、新乡护神等10多家企业的产品,畅销海外。今年,在全球经济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新乡经开区外贸进出口形势喜人,较去年有了明显增长。

区内企业与美国阿肯色大学、德国耶拿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英国伦敦血栓研究所等科研院校进行密切合作,谢尔登·格拉肖、乔治·斯穆特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先后在这里设立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站。

中国箜篌领军人物鲁璐带着新乡经开区制作的箜篌,在北京举办的2019世界园艺博览会、郑州举办的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西安举办的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敦煌举办的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等国际舞台频频亮相,一次次赢得来自全球的掌声。

据了解,新乡经开区按照“一轴两翼”的空间布局,构建了“六中心、四通道、一基地”的现代物流产业服务体系——以经六路为主轴,两侧为两翼,全面推进5平方公里的新乡国际陆港建设,全力打造保税物流中心、国际物流集散中心、跨境电商体验中心、采购物流服务中心、电商区域分拨中心、仓储冷链中心“六个中心”,进一步擦亮营商环境的“金招牌”,不断加大力度吸引国际、国内物流龙头企业集聚,打造全国闻名的仓储物流总部基地。

大提质赢得高效发展

6月底,中纺院中原分院建设的“绿色纤维应用创新中心”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新乡经开区绿色纺织产业在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上占据了制高点。

作为全球第一个系统性、专业化的绿色纤维应用创新平台,项目的开展将填补国内外绿色纤维应用技术开发空白,并将在专业权威性、成果高端性、应用广泛性、市场转化性等四个方面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纤维新材料应用创新平台。

近年来,新乡经开区高标准制定国考目标,加快推进“一区多园”建设;围绕主导产业,以大员招商带动全员招商,推动更多企业项目“落户”经开;深挖本地企业潜力,通过精准的“以商招商”引进一批高质量的配套企业入驻,加快形成优质高效产业生态集群;聚焦一批“老大难”项目和工作,探索模式、三级联动、专班推进,着力破解突出难题。

具体到项目上,牢固树立“项目为王、企业至上”的工作理念,坚持健全上报项目筛选评估机制,统筹考虑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入库率、升规率,避免产生恶性循环;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分包机制,落实三级分包体系和“二马”工作机制,实行台账化、常态化、精细化管理,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健全完善重大项目调度机制,会商研判、解决难题,推动项目落地、投产、达效,企业升规入库;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建立项目台账,落实周通报、月督查、季考核奖惩等激励机制,确保全年开工率、投资率如期落地。

目前,新乡经开区正加快建设绿色纤维产业园,设置“一中心三园区”,加强链式招商,已招引入驻中纺绿纤、香港飞胜等知名关联企业20余家,正加快推动中储棉项目、河南纺织服装出口基地项目等建设投产。力争到“十四五”末,绿色纤维、高端纺纱、高档面料、生态印染、品牌服饰全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纤维产业园整体规模突破500亿元,其中,纺织服装行业营业收入突破330亿元。

今年上半年,新乡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30.6%,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4.5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8%,高于全市5.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达16.1万元,提前完成了全省工业用地亩均税收达到15万元的“百园增效”目标。

新乡经开区,精彩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