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建设徐州高铁新城,是徐州市委、市政府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打造国家高铁枢纽的战略举措;高质量打造高铁新城核心区,是徐州经开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现代产业园区的创新之举。近年来,徐州经开区紧扣建设全市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第一极”目标定位,先行先试、探路开路,在高铁新城核心区率先开展“产城人融合”集成改革,以系统化集成带动全局性突破,走出了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一、精准推动产业变革,全力打造实力新城
一是以更高站位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紧扣“都市型工业”新质地,构建形成以高铁枢纽经济为核心,以数字经济、金色经济、总部经济、创新经济、活力经济等5类为支撑,以商务服务经济为依托的“1+5+X”都市型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大数据、物联网、科技金融以及人力资源、跨境电商、服务外包、品牌商贸等现代产业,持续为高铁新城建设赋能、育能、聚能。
二是以更新思维加快项目招引建设。精心绘制符合“立体产业园”要求的产业图谱,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飞地招商、基金招商、股权投资等方式,科学组织调度、强化要素保障,不断储备、聚集、扩充项目,完善“一站式”服务体系,加快形成签约、拿地、开工高效闭环,累计招引落地企业390余家,有力推动弘元新材料、骏豪国际智慧医疗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速实施。
三是以更实举措强抓企业培优育强。大力实施企业培大育强五条、“四上”企业培育六条、增资扩股和技术改造八条等改革新政,系统梳理百亿级企业、50亿级企业、10亿级企业、上市企业、纳税超亿元企业等重点培育企业清单,登门拜访、上门服务,千方百计培育壮大“四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快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点。
二、持续增强赋能服务变革,全力打造创业新城一是厚积亲商暖商“软实力”。牢固树立“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理念,围绕发展壮大楼宇经济、总部园区,优化服务管理架构,探索推进特色园区“管投分离、投运分离”的运营服务机制改革,创新成立特色园区和楼宇经济服务中心,组建“楼小二”“园小二”服务团队、成立“经济网格员”队伍,推动园区服务由分散向集中、由多次向一次、由传统向创新转型,连续两次获得全市营商环境“最佳(精品)案例”。
二是建强平台载体“硬支撑”。坚持系统化布局、精准化推动,坚定不移以高端平台集聚高端资源,先后建成金龙湖创新谷、淮海(国际)跨境电商产业园、淮海数字经济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不断拓展淮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淮海经济区产业基金园、淮海经济区法律服务产业园等服务载体功能,加速推动金龙湖实验室、金龙湖双创中心、淮海区域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顺利获批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全市首家省级“留学人员之家”等金字招牌。
三是织密公共服务“保障网”。放大宜家家居、迪卡侬、淮海环球港等聚集效应,加速高铁TOD等项目建设,滚动实施城建重点工程、为民办实事工程,大力推进人才安居暖心工程,不断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功能设施,同时依托徐医附院东院、金龙湖体育公园等资源,积极构建“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5分钟健康体育圈”“5分钟医疗服务圈”,全力擦亮经开区宜居宜业名片。
三、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变革,全力打造美丽新城一是创新绿色攻坚路径。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市场化治污相结合,依托“金龙湖绿网”平台,深入开展高值攻坚、零点行动、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时段“双重盯防”等攻坚行动,探索实施工业烟气“屋顶拦截”工程、居民小区油烟集中整治工程,围绕道路工地扬尘、国控站点微环境治理,扎实推进智慧示范工地创建,实现主要指标“双减双控”,优良天气同比改善率全市第一,改革案例入选中国改革年度地方典型案例。
二是拓展绿色城市空间。牢固树立生态优先导向,坚持把生态环境治理与腾笼换凤、低效用地清理、安全生产等工作统筹推进,加快推进河道整治、山体修复等重点工程,精心打造大坝湖、金龙湖两个“城市绿肺”,加快实施三八河、房亭河等排水骨干河道治理,高标准推进30余处“口袋公园”,使道路街角融入高铁新城大景观,累计搬迁低效企业67家,成功获批江苏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项目。
三是树立绿色建筑标杆。以徐州首个全部“装配式钢结构”高层建筑群—淮海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为蓝本,积极推行抗震性能高、施工周期短、环保性能好的“装配式建筑”,大力发展“新基建”,加快建设智能立体车库、新能源智能充电运营中心等新型建筑,打通1条城市中轴线、7条园区断头路,新增5座智能立体停车库,为高铁新城建设“擎”出新高度、“建”出新质量。
四、不断深化治理机制变革,全力打造善治新城一是做特党建品牌创建。依托网格化治理体系,将51个小区、834栋楼宇全部编进红网格,遴选144名“党员中心户”、2502名“红色楼栋长”,建立红色企业、红色物业、红色工地等红色梯队,率先成立徐州首个直播“带货”基地党支部,切实将发展“最活跃地带”建成党建“最坚强阵地”,打造出一批全国示范性退役军人服务站、省百家红色精品退役军人服务站、省党员冬训先进单位。
二是做实社会治理创新。以“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为抓手,以“五治融合”为根本,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审批服务、综合执法、网格治理、指挥调度”“1+4”平台试点,做大做强“大数据、网格员、铁脚板”服务品牌,形成“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难在网中解、情在网中结”的善治机制,先后获得“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等荣誉。
三是做强城市管理创优。围绕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等工作,探索实施“街长制”,突出用好“隔空喊话”智慧管理平台,推动智慧管理与社区、园区、街区深度融合,加快城市建设智能化、城市管理规范化、城市服务精细化,持续扮靓金龙湖宜居宜业福地,翠湖社区成功创建“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