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东来,气象万千。位于常州东大门的常州经开区,因人而兴,因变而强,已成为长三角发展最快的省级开发区之一。园区成立7年来,实现全省综合排名从第60位跃升至第4位,经济发展指标全省第一。
比产业“浓度”,争创新“密度”,赛发展“速度”。常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顾伟国表示,常州经开区7年多的成长之路,既是“四特三新”产业集群的扩容之路,也是“立足整合提升新优势,打造项目引推新高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探索之路,更是“打造更富活力的东方新城”的崛起之路。
瞄准建设国家级开发区的目标,紧扣“苏南智造新高地 开放融合先行区”定位,常州经开区以“奔跑者”姿态,在“强富美高”征程上,留下了一串砥砺奋进的历史印记。
一、提质增效,打造“智造”新版图
从“强化木地板之都”到全国闻名的家居产业集聚区,横林镇经历了一次涅槃。10多年前,随着同质化竞争愈加激烈,高耗低效、工艺落后、管理粗放等问题凸显。常州经开区成立后,横林镇确立了“绿色家居之都,东部活力新城”的发展定位,建立绿色发展联盟和绿色基材基地,以2000多项新产品和工艺助推传统地板走向无醛时代;同时,大力整治“散乱污”企业,推动优质企业上市。
“突围”冲出新天地。横林镇地板产业产值由2010年的15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47亿元。从单一地板加工,发展到几十种家装材料的生产,电商化、集团化、品牌化多线并进,绿色家居、跨境电商、信息三大产业园区加速推进。
车行东方大道,婆娑树影外塔吊林立。总投资30亿元的恒耐科创产业园,一期主体封顶,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电控系统等,已有32家企业签约入驻;占地269亩的轨道交通产业园,正开展4期项目规划研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交通装备制造基地;横山桥镇芙蓉片区,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项目加快集聚……聚焦新动能,挺进价值链中高端。目前,常州经开区已形成先进交通装备、功能新材料、绿色家居、智能电机等特色产业集群,先进制造领域“大优强、绿新高”项目纷至沓来。
二、啃硬骨头,园区更新正当时
曾经,常州经开区80%的工业产值来自镇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星罗棋布的村级工业园,凸显出产业结构层次低、安全环保隐患多的问题。统计显示,目前常州经开区土地开发强度达53%,亩均税收2万元以下的企业占地2.3万亩,一些优质企业想投产扩张却“无地可用”。
园区更新,势在必行。去年6月底,常州经开区启动实施园区更新三年攻坚行动,力争到2025年,实现园区更新2万亩以上,将50余个村镇工业园区升级为23个特色品牌园区,全力探索新时代苏南模式转型升级之路。为此,常州经开区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多部门分片分类合力推进,城市规划修改调整半年就快速到位,并对用地工业企业进行全面“体检”,以ABCD四档开展综合评分。其中,A、B类是优良企业,鼓励发展做“加法”;C、D类是效益低资源占用大的企业,限制供地做“减法”。
“工改”破题,腾出空间。通过园区更新,常州经开区各板块都找到了产业升级的发力点,加快“建链补链强链”,壮大育强1000亿元绿色优特钢产业、300亿元先进交通装备产业、400亿元绿色家居产业、300亿元智能电机产业、200亿元汽车电子产业、200亿元光电材料产业和100亿元生命健康产业。
三、实干创新,赋能发展生态圈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运河公园,步步皆景;产业园区,创新涌动;东方新城,日新月异……7年多来,变的是城市容颜和能级,不变的是敢改革善创新的“火车头”精神。2021年,常州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以占全市4%的面积创造了11.4%的经济体量。
以改革推动发展,以发展深化改革。常州经开区成立以来,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开展锡常协同发展先行区建设,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在城市建设上,不“贪大求洋”,不搞面子工程,用3年时间攻坚交通基础设施,打通多条断头路,与周边区域互联互通,板块内部成环成网、通达有序。
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代表经开形象。现在的常州经开区,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用人机制活。为营造风清气正、实干争先的氛围环境,常州经开区以扁平化、集约式加强部门联动协同,全面提升行政效能;通过奖励机制激励干部担当有为,区领导带着大家干,镇村干部迎着困难上,“实干创新”成为共识。
干事创业活。对发展有利的事情,都可以大胆去试、去闯、去干。常州经开区致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圈:通过念好“育、推、扩”三字诀,加快打造资本市场“经开区板块”;全面提升行政效能,做到“一个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政府当好“店小二”,创新设立“零号”窗口,持续强化企业服务专员工作机制,提升企业审批、融资、扩产、上市等需求的服务能力,指导企业守好环保、安全、防疫底线。
不负韶华接续奋斗,活力之地更胜往昔。新起点上,常州经开区正稳扎稳打,厚积薄发,酝酿着新一轮的蝶变升级。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