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原材料和劳动力输出省,安徽新时期面临的发展挑战在我国内陆地区具有普遍性。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关键靠创新
安徽的科研团队十年间九次刷新量子操纵数量世界纪录,推动我国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三大应用方向上均进入世界第一方阵,部分方面实现领跑
今年上半年,安徽国内生产总值跻身全国十强,增速居长三角首位。过去十年间,安徽国内生产总值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实现了在全国各省市中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发展
全面采用自主可控量子通信设备,光纤全长1147公里,可为政务、金融、能源、医疗等多行业提供数据安全服务……今年8月,全国规模最大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在安徽合肥建成启用,将推动共建长三角量子通信城际干线网。
同一个月,地处安徽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创造场强“相当于地球磁场90多万倍”的新世界纪录;安徽蔚来、奇瑞的新能源汽车月销量分别突破1万辆和2.8万辆,马钢研发的时速350公里高铁车轮在两列“复兴号”上完成装配即将投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原材料和劳动力输出省,安徽新时期面临的发展挑战在我国内陆地区具有普遍性。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关键靠创新。
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安徽对标世界一流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体制改革破除创新障碍,以科技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近十年来,安徽全省年生产总值从1.72万亿元增长至4.3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实现由全国“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安徽实现从农业大省到科技大省、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角色转变,走出了一条中部地区创新驱动的跨越发展之路。
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涌现
“刷新尘封23年的世界纪录!”8月,地处安徽合肥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创造出场强45.22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
“新纪录意味着人类操控磁场的能力达到了新高度,不仅让科学家做研究时看得更准、更清晰,在医疗等多方面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中科院院士叶朝辉说。
强磁场是探索科学前沿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在发现新现象、催生新技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百余年来,全球已有约20项相关成果获得诺贝尔奖。
据了解,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运行5年来,已支持海内外170多家机构在物理、化学、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开展3000多项前沿研究。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在我国,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对标世界一流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举全省之力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
作为一个可用财力不算富裕的后发省份,安徽将创建国家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挂牌成立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组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全国第二个、中西部首个国家创新体系基础平台。新建稳态强磁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建成3个、在建4个、拟建3个、谋划2个”大科学装置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梯次发展格局,规划的19.2平方公里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已现雏形。
坚持“四个面向”,对标世界一流,安徽凝神聚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实现“千里纠缠、星地传密、隐形传态”三大突破;研制“九章”“祖冲之号”系列量子计算原型机,让中国量子算力领先全球;利用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创造1.2亿摄氏度“燃烧”101秒的新世界纪录……一批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在安徽涌现。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安徽注重“从0到1”的原始创新,将科技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在量子科技领域,从2012年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备八光子薛定谔猫态,到2021年研制出113个光子的“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安徽的科研团队十年间九次刷新量子操纵数量世界纪录,推动我国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三大应用方向上均进入世界第一方阵,部分方面实现领跑。
在强磁场领域,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使我国在该领域跃居世界五强,依托装置取得“首次发现外尔轨道导致的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等重要科研突破,并衍生出扫描显微成像、国家Ⅰ类抗癌创新靶向药物等应用技术成果。
在聚变能源领域,瞄准建设世界首个聚变示范电站,“人造太阳”近十年来先后创造“2000万摄氏度400秒”“等离子体1亿摄氏度”“101.2秒稳态长脉冲”“1.2亿摄氏度101秒”等世界纪录,使我国在聚变能源研究领域跃居国际前列,并衍生出超导材料、质子医疗、氦制冷等多项应用技术。
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天下科技英才。安徽致力建设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正产生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以“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为例,近十年来已有来自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4000多位科研人员前来交流合作。“我们的目标,是在中国点亮人类第一盏用聚变能发电的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说。
全面深化改革 激活第一动力
瞄准抗衰老和抗癌药物,创业1个月就获得4000万元投资,3个月形成50多人科研团队,5个月收购一家细胞制备公司,7个月5层楼的研发中心投入使用……这是日前记者在安徽听到的一个创业故事。
“我回国就是为了更好地践行学术理想。”为了实现“消除衰老以及慢性疾病带来的人间疾苦”之梦,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熊伟回国发展。他的研究路径,是分析对比病患细胞和健康人群细胞的异同。这样的研究至少需检测上万名患者,必须走出实验室,引入市场力量。
2021年3月,中科大出台“赋权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一改传统的“先转化、再奖励”模式为“先分田、后分粮”模式。熊伟带领团队于2021年底成立安徽科丞智能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投入近1亿元建设研发平台,后续计划投入4亿元用于临床研究。
“我们已建成针对衰老及癌症的多条科研管线,计划每年收集检测两千人数据,加快推进新药研发。”熊伟说。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近十年来,安徽直面科技创新的痛点、难点、堵点实施改革,出台新机制破解高校成果转化难,创办科技大市场化解成果定价难,完善金融体系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
有技术而缺资金,有发明专利无实物抵押,8年前成立的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度资金断流。地方政府与银行合作推出“创新贷”,通过股权、专利权质押等方式给予公司1000多万元低息贷款,帮助它们跨越了创业初期的困难时期。
“得益于这样的支持,团队才没有放弃、改行或贱卖股权,能够始终坚持梦想。”公司创始人黄汪说。如今的华米公司,已成长为年营业额62.5亿元、产品进入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可穿戴领域领军企业。
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安徽勇做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不断以制度创新激发第一动力。
2012年,安徽实施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的“中关村政策”;2013年,试点建设“创新型省份”;2016年,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如今,崇尚创新的氛围、支持创业的体系已经在安徽形成。技术发明人或团队,可以获得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70%以上;对于新型研发机构,建立“股权投资+政府基金+社会资本+产业化专项基金+风险投资”的多元化链式投融资体系支持。
为进一步发挥科技体制创新引领作用,安徽于2022年启动建设“科大硅谷”,目标是到2025年汇聚各类优秀人才超10万名,设立科创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
“‘科大硅谷’是一个开放概念,根本动力仍在于制度创新。”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志说,这里将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以中科大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为纽带,打造集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为一体的世界级创新之谷。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高大宽阔的厂房一眼望不到头,起重吊机空中穿梭,轧钢履带火花四溅,一件件崭新锃亮的车轮整装待发……这是记者日前走进中国宝武马钢集团马钢交材厂房看到的场景。
作为安徽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马钢今年研发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用高铁车轮完成批量生产和发货。
“创新不是口号,是植入思想的意识,是对工作永不满足的追求。”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马钢集团马钢交材高级技师沈飞介绍,一节高铁车厢重五六十吨,每一对车轮需长期承受十几吨的往复循环压力。马钢聚力研发高铁车轮近十年,突破一批“卡脖子”难题,产品在稳定性和轻量化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被誉为“中国铜工业的摇篮”。近十年来,这家企业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均超过10亿元,产品成为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领域的基础材料,传统重工业靠科技焕发新生机。
记者在铜陵铜冠电子铜箔有限公司看到,一张张薄如蝉翼、滑若丝绸、亮似镜面的铜箔,从生产线下来后直接打捆运走。
“这些铜箔是铜基新材料产品,最薄能做到4.5微米,是发丝直径的1/15,市场供不应求。”该公司总经理甘国庆介绍,铜陵先进结构材料(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已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这样的产业集群安徽有4个。
铜、铁、煤炭……安徽传统产业以资源型为主,被形象地称为“铜墙铁壁”。进入新时代,安徽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构建以“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为标识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长鑫存储为代表的动态存储芯片产业、以京东方为代表的新型显示产业、以蔚来和奇瑞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产业组成的“芯屏汽合”,集成电路、白色家电等面向消费终端的现代制造业、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组成的“集终生智”,正成为安徽产业的新特征。
今年夏天,安徽长丰县的比亚迪汽车合肥生产基地门外每天人头攒动,前来应聘者络绎不绝。未来,这里将吸纳六万余名产业工人。
在40多公里外的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蔚来汽车第二先进制造基地生产线已全线贯通,今年三季度将正式投产。整个园区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00万辆智能电动汽车的产能,规划年产值达5000亿元。
今年上半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爆发式增长,产量同比增长90%以上,成为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原始创新开新路,安徽开辟出一批产业发展的新赛道。
“有了这个新技术,手机通话、传信息安全多了!”7月,合肥市民王女士的手机装上特制的Sim卡和APP,成为全国使用“量子密话”量子保密通信服务的第32万名用户。
据悉,这款由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与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安徽孵化出的创新产品,也成为全球首款规模化的量子通信民用产品。
致力于信息安全的量子通信,能使算力实现指数级提升的量子计算,可将探测精度从微米级提升至“原子级”的量子精密测量……在合肥高新区的“量子大街”上,以芯片、软件、行业标准、商业模式为内容的量子产业链正在形成。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近十年来,安徽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742家,增长到2021年的11368家,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增加值均超过1万亿元。
加快融入长三角 推动高质量发展
“大科学装置助力创新药物研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化学测量学”……8月下旬,长三角医药创新发展联盟(安徽)在合肥揭牌成立,来自长三角多地的学者、企业家、产业园区负责人聚首聊创意、谈合作、谋产业。
2019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发挥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推进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关键词,安徽发挥科创优势加快融入长三角。
跨越省界携手科研。安徽合肥和上海张江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化“两心同创”,协同搞科研合作、成果转化。联合搭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3个、大型科学仪器超4万台(套)。
重大任务合力攻关。面向国家需求,安徽积极推动长三角联合攻关计划布局,实施省级长三角联合攻关项目63项,多项联合研发成果已在高端微电子封装、郭守敬望远镜等领域应用。
2022年7月,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取证试飞。在这背后,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了重要助力。其中,安徽的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大飞机提供了机组和旅客氧气系统。安徽应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未来表面技术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进入大飞机供应商储备库。
“以‘科创+产业’为引领,安徽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与沪苏浙合力将长三角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安徽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介绍,今年上半年,安徽从沪苏浙吸纳科技成果788项、成交额约92亿元,向沪苏浙输送科技成果713项、成交额约59亿元。
一体化开创新格局,长三角涌现新机遇。沪苏浙皖加快一体化,安徽经济总量占4省市比重,从十年前的14.4%提高到如今的15.6%。2021年,安徽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7%,较2012年提升10.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率达到61%,经济质量明显提升。
今年上半年,安徽国内生产总值跻身全国十强,增速居长三角首位。过去十年间,安徽国内生产总值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实现了在全国各省市中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发展。
安徽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说,安徽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制胜关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全国大局多挑担子、多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记者 刘菁 徐海涛 陈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