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学、空天信息、类脑技术……未来会有哪些颠覆式的“黑科技”?新技术如何赋能产业发展?在9月21日举行的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未来产业发展论坛上,专家学者、企业家们聚焦“智能·未来”这一主题,探讨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最前沿的技术创新。
新技术变革层出不穷,如今司空见惯的科技,在几十年前还属于“未来产业”,那么几十年后,哪些产业称得上未来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有哪些趋势呢?论坛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认为,未来产业发展有十大趋势,并作了详尽阐释。
“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仅是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还是个漫长的过程。”张立认为,新技术及其市场前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技术创新的变化是“动态”的。“新技术的出现要花费很长时间来酝酿,也可能在不经意间就突然出现一种颠覆式技术”。
在张立看来,未来产业会是一种“开源”“去中心化”的创新技术。他以我们熟悉的手机操作系统“安卓”为例,依托开源技术,安卓市场份额已从28%上升到72%。此外,类似于杀毒软件360、百度或高德导航等都是免费使用,因此去中心化的创新模式将加速科技成果的共享速度。
“先进制造业,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底座和基石。”张立预测,优质型中小企业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生力军。“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创新能力强。”张立举例说,比如荷兰的阿斯麦尔公司就不是个特别大的企业,但是它能生产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的高端光刻机,这样的企业会具有很大的价值。
那么,安徽如何抢抓机遇,发展好未来产业?张立建议,要构建“点、线、面、体”四位一体的战略思想,发挥创新优势,培育未来产业增长点。其中,“点”是高成长性龙头企业;“线”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联动;“面”是建设以未来产业园区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载体;“体”则是未来产业的创新生态体系。
合肥,有着原始创新优势、产业先发优势,是安徽自主创新的“龙头”,也是我省未来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合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葛斌在论坛上介绍了合肥发展未来产业的规划。他表示,合肥将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以世界量子中心为目标,勇当全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探路先锋。其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打造全国未来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和样板区,实现未来产业产值3000亿元,累计申请专利1000项,关键核心技术超100项,培育600家未来产业企业和10家“独角兽”企业。“2+2+X,是我们要构建的产业体系。”葛斌说,其中,前一个“2”是量子科技、空天信息,后一个“2”是未来能源、未来生命健康,这个“X”指的是超前布局未来科技。围绕这些目标,合肥市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场景创新和人才培养。
论坛上,还有专家和企业家围绕量子科学、类脑技术等新技术、新领域做了主旨报告,内容专业、“干货”十足。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大副校长杜江峰就介绍了量子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的关系。“量子技术,不仅仅是用于通信领域,它的应用很广泛,还能用于量子精密测量。”杜江峰举例说,如量子钻石传感设备的用途广泛,既能用于高精度的测试分析、芯片制造,又能精准监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量,能提高电池使用效率。另外,在生命健康领域,量子钻石传感器还能助力实现免疫磁显微技术,帮助癌症患者更精密地磁成像、更精确地诊断病情。
杜江峰认为,量子科技的应用将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为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提供最新的科技解决方案。(记者 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