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1、9、8,这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7年至2021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里,上海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中的排名变化情况。可以看到,上海每年都在进步,科技创新水平已进入全球科技集群前列。
之所以如此,源于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考察上海时作出的重要指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从那以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扩充为“五个中心”建设。2020年,上海如期形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如今,这座创新活力迸发的城市正在向下一个10年目标迈进——着力形成科创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科学前沿:大科学设施群提升创新策源力
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的顶层,是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里集聚着国家实验室和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过去10年,这些大科学设施陆续建成,为我国科技前沿探索提供了利器。
在美国国家实验室,流传着一句话:“我们的科学家是在耀眼的‘阳光’下工作,而其他很多国家的科学家是在微弱的‘月光’下工作。”光的强度,对很多学科的前沿探索至关重要。
2021年,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在全球率先完成相关实验,被《科学》杂志评价为里程碑式进展。这种激光是人类已知的最亮光源,相当于把地球接收到的太阳总辐射聚焦到头发丝粗细的尺度。所谓“超强”,是激光脉冲峰值功率达到拍瓦级(1拍瓦=1000万亿瓦);所谓“超短”,是脉冲宽度达到数十飞秒级(1飞秒=1000万亿分之一秒)。能量如此之高的激光,能在实验室里创造出类似恒星内部、黑洞边缘的极端条件,让中国科学家在“耀眼的阳光”下工作,探索宇宙演化、肿瘤治疗、精密加工等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领域的未知。
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大厅
经过10年布局建设,上海在用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14个,覆盖光子、生命科学、海洋、能源等领域,设施数量和投资金额均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
在大科学设施的支撑下,上海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日益增强。据统计,全市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数量(次)从2012年的60.6万次升至2020年的330.3万次。2018年,在上海诞生了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首例人造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位居当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前两位。2021年,上海科研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论文107篇,占全国总数的29.8%。
世界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中)
产业技术:建新型研发机构强化攻关能力
如果说,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高峰,那么近年来成立的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组成了科创中心建设的高原。
作为一类新型研发机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是上海体制创新的产物。功能型平台以支撑产业链创新和重大产品研发为目标,强化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与核心技术突破,旨在弥补市场缺位,完善创新生态,支撑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2016年以来,市政府多个委办局协同推进建立了15个功能型平台,它们分布在9个区,分别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
2017年,“超越摩尔”8英寸研发中试线在嘉定启动运营,成为首个功能型平台——上海微技术工研院的“镇宅之宝”。“超越摩尔”技术以传感器为核心,是未来实现万物互联的核心技术之一。依托这条国际领先的中试线,上海微技术工研院已服务企业680余家、申请专利757件,还培育孵化出15家传感器和集成电路企业,对物联网和集成电路产业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超越摩尔”8英寸研发中试线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显得尤为迫切。为此,上海制定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的“上海方案”,组建了集成电路产业功能型平台、生物医药产业功能型平台、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发人员联合攻关,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
制度供给:从转化“三部曲”到科研“特区”
回首过去10年,上海积极参与了一系列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北斗导航系统、C919大型客机、量子计算机、航天领域的“天问”“天和”“天舟”“嫦娥四号”“嫦娥五号”、深海领域的“蛟龙”号和“奋斗者”号……党的十九大报告列举的6项重大科技成果,上海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新华社发)
回首过去10年,上海在多项科技创新指标上升幅显著: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GDP)比例从3.31%升至4.17%,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7.2件升至58.5件,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年申请量从1024件升至3558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4311家升至17012家,技术合同年成交额从588.52亿元升至1815.27亿元,外资研发中心总数从351家升至516家。
成果涌现、数据上升的背后,是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的逐步形成。在这个框架体系中,有前沿科学研究高峰,有关键技术研发高原,也有普惠性制度供给。
上海建设科创中心以来,持续强化制度供给。在国家授权上海先行先试领域,2016年国务院授权上海先行先试的10项改革举措已全部落地,在海外人才永久居住便利服务制度、天使投资税制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举措。在科技体制地方配套改革领域,已发布超过70个地方配套政策,涉及170项以上改革举措。其中,2019年发布的“上海科改25条”旨在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体现了地方政府的顶层设计能力。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2017年以来,上海先后出台《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7—2020)》,“三部曲”充分激发了科研人员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积极性。“这几年,我校在成果转化方面实施了‘阳光工程’,有组织地扶持师生创业。大学老师创业再也不是‘灰色地带’。”创立了一家机器人公司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顾力栩欣喜地说。
顾力栩带领团队研发手术导航及机器人系统。
加强基础研究,也需要制度创新。2021年,市科委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科院上海分院设立“基础研究特区”,每年向每个“特区”投入2000万元,并给予其充分的科研选项立项自主权,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从事风险较大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展望未来,市科委基础研究处负责人希望“特区”涌现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探索出契合基础研究特点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为我国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提供上海经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