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湘潭高新区:聚才引智,跑出园区发展加速度

   2022-10-08 红网湘潭站
29
核心提示:聚天下英才,筑发展高地。自获批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湘潭高新区始终以“打造‘智造谷’”,建设

聚天下英才,筑发展高地。自获批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湘潭高新区始终以“打造‘智造谷’”,建设‘自创区’”为定位,不断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强化人才服务,形成人才聚集“强磁场”,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推动“五好”园区建设提供强力人才支撑。

360截图20221008101159760.jpg

“塔尖+塔基”

双向呼应展现最大诚意

从“主基调”出发,园区坚持党管人才,建立组织部门牵头,科技、招商、产业、财政、创新创业等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人才强区”实施方案,谋划“十四五”人才发展思路,每年安排人才工作经费不少于1000万元,高位谋划将“第一资源”转化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政策支持,结合园区产业发展需求,研究出台了涵盖人才引进、奖励、培育、服务等多个方面内容的高新区人才政策体系,为吸引优秀人才、引进优质项目提供了强大助力和政策保障。

积极对接“芙蓉人才行动计划”“莲城人才行动计划”,评选高新区优秀人才42人次,累计发放奖补资金368.2万元;院士创新产业园拥有标准厂房近5万平方米,每年提供科研经费200万元;2022年上半年,兑现省级各类人才支持经费220万元,包括科技创新团队、莲城青年英才等……在政策和“真金白银”的支持下,一支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正在湘潭高新区加快壮大。

“研发+孵化”

双力齐发建设优质平台

为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引育链条,园区以院士创新产业园为核心,打造火炬园、大学生创业园、创新大厦、科技加速器四大孵化片区,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目前已引进院士专家及高层次人才63人、院士项目10个。2022年上半年,园区与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将紧紧围绕“五个一”,即一个产业、一个团队、一个研究院、一个基地、一个政策的内容,推动双方在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科技金融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此次合作的建立,意味着产才融合的进一步深化。近年来,园区已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省内外高校院所建立紧密联系,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目前已累计促成近31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和56项科研成果落户园区,湘潭智造谷已逐步成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科创高地”。

除了与高校搭建人才施展拳脚的“平台”,园区还建立了科技要素大市场,建成全省第一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批准的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 TISC ),通过“智造莲城”“科技服务进千企”“揭榜挂帅”等活动,构建企业、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等开放合作的市场氛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输血+减压”

双措并举夯实服务保障

“近年来,围绕‘两主一特’(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紧扣需求‘引’人才、实施项目‘育’人才,共集聚、培育包括两院院士、国省重点人才在内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行业科技领军人才125名,在各领域为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更好地留住人才,湘潭高新区创新“六个一”服务模式,即为人才落实一名联点领导、开展一次以上座谈交流、组织一次以上学习活动、送出一批慰问短信、准备一份生日礼物、提供一次健康体检,全方位增强人才归属感。例如“一名联点领导”服务制度,每一名工管委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明确联点服务的高层次人才,定期开展问题收集、重点扶持、政策宣传等工作。自2018年以来,已开展服务2300余次,解决人才子女就学、职称申报、住房租房、证件办理等问题57个,组织人才培训、人才联谊、红色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20余场。

“以‘人才兴’引领‘发展强’,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这几年,湘潭高新区影响力持续扩大,先后获批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16块国家级“金字招牌”,营商环境排名已居全省园区第二位,获批省营商坏境先进园区,“五好”园区创建排名全省高新区第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