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丰收在望,扬中经开区的稻鳖共生农业示范基地内,水稻的长势喜人,甲鱼也不时吐着泡泡从水中探出头晒着太阳,听到脚步声走近,转身便躲入水中。“30亩‘稻鳖共生’基地,每亩投放甲鱼200只,稻鳖共养的水田不施农药和化肥,对鳖实行‘半野生’的生态化养殖,这种养殖模式下,甲鱼长得好、产量高,稻米也更绿色环保。”基地负责人赵蓉侃侃而谈,据测算,基地的绿色大米亩产500公斤,生态甲鱼亩产100公斤,纯收益可达1.6万余元。
稻鳖共养、一地双收。绿色种养模式生产的大米甲鱼都成了市场抢手货,而基地也成功带动了周边80余户居民就业,带动群众搭上生态农业的致富 “快车”,实现了 “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1+1=5”的效果。
在扬中经开区,这样的特色绿色农业,不单单是建成一处 “好风景”,而是形成一条“产业带”。榴园农业科技公司建成稻誉合作项目,选用优质食味水稻,配套养殖鲈鱼;虾满堂家庭农场的稻虾共作模式生产的绿色稻谷和优质虾产品,获准注册商标“红富贵虾稻米”;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绿色植保防控,建成兴隆社区、福源村、兴城村、新星村、德云村五个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
今年来,扬中经开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走绿色兴农、质量兴农之路,用“绿色资源”撬动“绿色经济”,聚焦“名、优、特”农业,引领绿色发展,助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以兴旺大道、长征路沿线为重点,依托乡村振兴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胜村等,融设施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为一体,集聚要素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兴隆街道农村工作办主任严伟将经开区特色农业项目建设“升级计划”和盘托出,将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模式,推进绿色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体验、观光旅游等密切结合,有机融合一二三产,优化农业产业链,构建休闲农业、高效果蔬、稻鳖共生产业带,积极争创更多省级示范农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