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邯郸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2022-09-29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37
核心提示: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2022年9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2022年9月15日,李克强总理出席全国双创周活动并宣布活动周启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双创”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热切期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双创”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深入发展。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是毛主席描绘劳动者辛勤劳作、丰收喜悦的场景,也是我省创业孵化30年来,创新创业硕果累累、双创英雄人才辈出的生动写照。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为迎接全国双创活动周举办,回顾我省优秀孵化载体的建设历程,展现我省创新创业的优秀典型,省科技厅挖掘凝练了一批我省优秀孵化载体典型案例,推出“河北创新孵化30年”专栏,欢迎持续关注。  ?

  

邯郸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成立于2001年,是邯郸开发区设立的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植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目的的公益性综合服务机构。2006年12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09年1月,被共青团中央认定为国家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2010年3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单位;2015年5月,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在国家级孵化器绩效评价中,自2016年至2020年三次被评为A类。

创业中心全力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服务平台,通过自建、共建、托管、服务输出等形式,建设了一批新型双创服务载体,构建了“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孵化模式。

持续实施好“苗圃计划”。创业中心作为河北省首批“创业苗圃”计划实施单位,是科技部认定的首批“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单位”,自2010年以来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在才智港园区内设置了600平方米的开放空间,连续十余年免费向大学生创业者开放使用,累计接纳大学生创业团队80余家,成功注册企业55家进入孵化器发展。同时配置了渲染大数据机房供创业者免费使用,满足了软件开发、平面设计、动漫制作等创业者的需求。

  

  

推进孵化服务输出,做好高校双创载体托管。自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迁入开发区之后,围绕新校区众创空间建设,创业中心对工程大学青蓝众创空间实施了托管服务,给予了人、财、物方面的重点支持,确保青蓝众创空间在短短三个月之内实现了对外开放。在项目入驻方面,创业中心与学校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合作,通过答辩、考核等形式,筛选一批项目入驻;在项目培育方面,创业中心与各院系合作,通过开放各院系的实验室、技术中心等平台,对入驻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加快团队和项目成长。截至2021年底,共有15个大学生创业团队注册了公司,进入正式孵化阶段。2021年,青蓝众创空间通过了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

进一步延伸孵化链条,推进加速器和产业园区建设。从2013年加速器园区开工到第一个项目河北云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进驻,创业中心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从资金支持、到提供免费场地、再到订单式服务,创业中心为入驻加速器的项目提供了全方位的“营养餐”,扶持中小企业加速成长。在加强中小企业加速器建设的同时,创业中心将孵化链条进一步延伸。2021年9月,中国船舶集团七一八研究所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邯郸氢能产业园,这标志着氢能产业园正式开园。氢能产业园总孵化面积9.5万平方米,主要面向氢能装备制造、氢能源开发利用、氢能储备及运输等领域的企业招商和入驻。氢能产业园的投用,是创业中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的再延伸,孵化领域的再拓宽,为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奠定了更大的发展基础。

  

  

打造孵化生态,提升孵化能力。邯郸开发区以创业中心为依托,逐步打造了相对完善的孵化生态,构筑了一器五园的孵化格局,总孵化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创业中心经过10余年的发展,累计孵化企业280余家,为开发区输送毕业企业110余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0余家。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产业、不同需求的创业者,以量体裁衣、量身打造式的服务,形成了“初创期+发展期+成长期”相融合的梯度培育模式,探索出一条加快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培育、挖掘了一批创业精英,加快了孵化进程,提高了创业的成功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