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IT”智慧赋能 联想亮相2021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大会

   2021-05-14 国际能源网
49
核心提示:石油石化智慧能源中国石油联想集团5月13日,“2021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油气产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在北京石油科
石油石化 智慧能源 中国石油 联想集团

5月13日,“2021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油气产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在北京石油科技交流会议中心正式召开。作为石油石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信息技术峰会,本次峰会汇集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石油学会以及石油石化相关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和信息化管理部总经理古学进,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信息和数字化管理部总经理王子宗,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总经理周建良,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高级顾问王同良等有关部委领导、能源央企主管领导、国内外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十四五”信息化战略规划,围绕石油石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需求展开探讨。两院知名院士及数字化转型先进企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业务发展、管理变革和技术赋能过程中遇到的新趋势进行总结报告。联想企业科技集团作为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进代表,特受邀第四次亮相此次行业盛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长王宜林莅临参观联想智慧能源展台,深入了解联想在“新IT”理念下,以全栈解决方案赋能智慧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行业领导力,现场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大会主论坛上,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企业科技集团CEO童夫尧发表《联想新IT 赋能智慧新世界》的主旨报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前排图中)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长王宜林(前排右二)一同参观联想智慧能源展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前排图中)在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企业科技集团CEO童夫尧(前排右一)的陪同下,参观联想智慧能源展台

作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信赖的合作伙伴,联想以覆盖“端-边-云-网-智”全要素的“新IT”理念和技术架构,帮助石油石化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联想通过多年行业实践及技术沉淀打造石油石化智能数据管理解决方案、高性能计算、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端到端的云解决方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平台以及场景化解决方案等行业领先布局,整合集团之力,以全栈能力赋能石油石化企业从油气开采到炼化工厂,从管线运输到智能加油站,从生产到运营的全链路数字化转型。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企业科技集团CEO童夫尧表示:“近年来,三大石油公司均十分重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将信息化数字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作为‘新IT’全要素提供商,联想具备从行业基础架构、到应用解决方案、再到白金服务的全栈式能力。面对油气产业的机遇与挑战,联想有实力也有信心为数字化转型驱动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这一战略部署贡献绵薄之力,助力构建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内外协同、合作共赢的技术发展生态圈。联想将一如既往地深度参与到行业客户智能化转型的各个环节,以服务驱动,与客户携手共赢,赋能石油石化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企业科技集团CEO童夫尧发表《联想新IT 赋能智慧新世界》主旨报告

场景落地——联想六大石油石化场景化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业务效率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原油开采成本增高、炼油利润空间缩小和成品油销售市场竞争加剧,石油石化行业在生产、经营和决策等层面均面临着全新挑战。联想以“新IT”之力,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平台,有针对性的打造了六大场景化解决方案,帮助石油石化客户应对挑战,全面释放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价值。六大场景解决方案从业务管理层面和现场操作层面入手,涵盖炼化装置实时优化、企业HSE与应急管理、物联网设备运维管理、智能井(含MEC)、AR/VR设备巡检、无人机管线巡检等主要业务场景,拥有良好的业务支撑体系和技术先进性,并具备成熟可落地的实操经验。

联想智慧能源展台亮相“2021中国石油石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技术和成果展览”

油气行业是集中度较高的产业,从上游的原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业务,到中游油气的存储与运输,再到下游炼油、化工、天然气加工及成品油(气)销售业务,建立了一套集中、庞大、复杂的产业链条。在全产业链迈向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联想已经建立起集合基础架构(传统稳态、软件定义、边缘计算、5G组网等)、技术平台(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VR/AR等)、标准化方案(软硬一体机等)和行业场景方案在内的石油石化行业全栈式解决方案。在油田、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等上游业务,联想有油气生产大数据系统、图形虚拟化仿真等系统,打造智慧油田;在油气的存储与运输等中游业务中,联想有智能巡线系统,为安全储运保驾护航;在炼油、化工、天然气加工及成品油(气)销售侧下游业务中,联想也深度参与了油气炼化、智能加油站等系统的试点及应用。

全栈赋能——联想携手石油石化客户,标杆案例推动行业释放数智转型的价值

作为中国企业可信赖的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联想已在石油石化行业取得了硕果累累的转型成功案例,以业务流程高效协同的目标,从技术领先性、场景可复制性、收益标杆性等方面,全面释放转型价值,从而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为油气行业下一步智能化应用的建设和全面数字化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

联想智慧能源展台亮相“2021中国石油石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技术和成果展览”

联想的高性能计算全球领先,在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和中国超级计算机TOP100榜单中屡次蝉联第一。在石油石化行业,联想的高性能计算机群能够为能源勘探提供超级算力,在地热能、天然气的开采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在“融合计算”的理念下,联想高性能计算机群正在突破计算能力提升、海量数据存储、高性能并行架构优化和算法优化的难题,深入企业应用场景之中,用强大算力实现智慧勘探。联想高性能计算机群给地球做“CT”,助力石油勘测“化繁为简”——联想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助力大庆油田完成勘探开发和油藏模拟计算,深层天然气勘探的地块资料的处理;为了保障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实现推动石油储备和产能稳定增长的重要目标,联想在其原有的高性能计算集群的基础上,扩充新的计算节点和存储设备,助力寻找新的钻探地点,提升作业任务的运行效率,每年分析高达55TB的总数据量,助其每年额外获得约1000万美元的国际销售额。

与此同时,联想强大的供应能力和可靠的服务体系,也备受石油石化客户认可。在加油端口,联想三年内持续为中石油加油站交付了近4万台塔式服务器,用作加油站管理系统终端。在“上云赋智”方面,联想帮助中石油搭建亚洲最大的企业私有云平台,实现企业核心命脉ERP在内的全部信息系统上云——此项目设计框架3000CPU,在超过1000台服务器上实施,部署容量达到PB级,充分展现了联想行业领先的高效落地实力。

联想的行业解决方案,正在赋能石油石化客户在降本增效、增储上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以智慧工厂为例,联想帮助中石化武汉分公司某炼厂炼化装置实时优化,利用联想大数据平台(LeapHD)工具,实时深入分析催化装置生产过程的海量工艺和化验数据,大大提升装置优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继而有效提升平均汽油采收率达0.5%左右,以该炼化厂年加工处理汽油能力100万吨/年、单价5000(元/吨)计算,每年可以额外产生2500万元的经济效益。

并肩共进——联想助力石油石化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如今,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能源转型压力。目前石油和化工行业碳排放量超过2.6万吨的企业数量约2300家,碳排放量之和占全行业碳排放总量的65%。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日益临近,在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石油石化行业正在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驱动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联想以新基建十大核心企业能力为依托,以“端-边-云-网-智”的具体技术路线去帮助石油石化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总目标。

在能源生产环节中,联想不仅可以帮助石油石化企业优化油气炼化的效率,还能加强清洁炼化能力。在油气炼化方面,联想能够利用大数据平台(LeapHD)工具,通过装置运行模式分析,关联关系分析,装置运行预测与优化,优化效果分析4大功能,为企业用户提供装置关键指标的优化方案,实现装置效益的提升。

在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层面,联想凭借温水水冷等领先技术,能够将数据中心PUE值降到1.1,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面对石油石化信息化建设在未来向“数据+平台+应用”的新模式转变,联想具备的是从底层的服务器、网络、存储、配套软件,到节能环保、风火水电等全栈式绿色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有效降低数据中心PUE值。并且,联想与全球领先的合作伙伴打造出行业领先的ThinkAgile超融合一体机,帮助客户构建面向未来的软件定义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以灵活高效的姿态迎接绿色能源转型。

未来,联想将汇聚“新IT”之力,用“端-边-云-网-智”的全要素架构,与油气行业各领域客户和领先的合作伙伴建立开放共赢的合作生态,整合全球领先的技术、成功经验与深耕本地的行业know-how,以服务驱动,与客户携手共赢数智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